3)第九百零四章 改进型粉碎机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些理化生实验,回忆了一通他也没有想到方法,因为在学生时代的所有试验中,根本就没教测量粉碎程度的方法。

  李孟羲不得已求助于众人,他没想到,这个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匠人们随口就给出了答桉。

  匠人说的是,拿斗装一满斗,然后称一下,哪一斗沉,哪一斗就碎乎。

  哎卧槽,粉碎程度高低,跟重量是怎么扯上关系的。

  深入一想,李孟羲意识到这个方法的高明。

  不是重量,是密度。

  就比如,瓶子里本只能装十个小石子,但是,把小石子打碎,整瓶就可以装的下十五个石子了,要是打的更碎,把石子打成沙子,那一瓶可以装下十八个石子。

  高明。

  粉碎度越高,在容器里,容纳越多,重量也就越重。

  以此方法,可以判断出粉碎程度高低。

  李孟羲真是被匠人们上了一课。

  匠人们肯定是平日里有充足的使用升斗的经验,肯定是平日里一升麦磨成粉之后装不满一升,肯定是麦粉装满一升后肯定比麦更重,于匠人们而言,磨碎的东西装起来了少,但称着重,这肯定是平常再平常的现象,因此,生活经验丰富的匠人们才能一口道出判断黄豆粉碎程度的方法。

  李孟羲当场下发了三百斤粮食的军票以奖励那个提出方法的匠人,匠人接过军票,满脸笑意。旁边人眼见于此,只后悔没有早点开口。

  每一次钱粮赏赐,都是对智慧的激励,每一次激励都将使得众人更愿意思考问题。

  这次也是一样,这几个匠人收到激励,下回肯定会更加踊跃的参与到解决问题当中。

  李孟羲开始测量【黄豆的粉碎程度】了,科学实验中,有一个放**,就是,把试验现象放大以便于观察。

  用在此时,李孟羲决定弄一个细长的容器来进行测量。

  更细长的容器,一毫升的容量,其刻度有一截那么长,而粗大的容器,一毫升的刻度就短短的指甲盖那么一格,这就使得,两种容器的精度完全不一样。

  李孟羲快马回城,勒令木匠们以最快速度制作一个木筒,要求,木筒鸡蛋粗细,长五尺,要求上下一般粗细,内里光滑不可藏水。

  制作木筒并不难,可李孟羲要的太紧,要不是现在匠营人手充足原料充沛,还真没办法快速完成任务。

  李孟羲带着木筒匆匆回赶,重回到河道边,他用豆渣将竹筒整个装满,然后用力的摇晃一阵,再把豆渣全部倒出。

  这一步,是为了减小误差。

  因为一个新的木筒第一次用是没有水和豆渣残留的,第一次称量,没有残留物的影响,后边的每一次称量,都势必受到残留物影响,所以,正式的测量,其实应该从第二次开始。

  用豆渣将木筒整个装满,然后用力摇晃,以使豆芽尽可能均匀沉降。

  等豆渣沉下去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