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和地利皆无,恰有天时为助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耐久的船只,在物资紧缺的现在,木匠们想出的这个办法,价值千金。

  完整工艺的渔船,用上鱼胶,用上麻线,用上桐油,用上漆,这样一艘工序完备的船,可以使用数年之久。

  鲁犁他们做的船,只用了鱼胶,只加了一个烤干工艺,耐久很短,顶多用一两个月。

  然而,这一个月已经足够了。

  捕鱼本就是为了解一时之急,捕一个月鱼,就到明年春天了,到时买的粮食也到了,捕鱼不那么要紧了,渔船这一个月的使用耐久,恰好够用。

  李孟羲意识到木匠们解决了一个重要技术问题,他问鲁犁,这个想到烤脚方法的匠人,有没有记功?

  鲁犁则说,有记着。

  李孟羲不由点了点头。

  从此处,木匠营这一营,实则是全军之中规则体系最完备的一营,李孟羲长久不在匠营,匠营自身的激赏机制依然有序进行着,达到了可以独立运行的水平。

  对那个想出办法延长了鱼胶使用寿命的木匠,鲁犁说赏人十斤粮食,二斤立赏,剩下八斤日后再赏,李孟羲觉得,赏的太少了,便改为粮食百斤,钱十贯,写了军票,令鲁犁交于那个木匠。

  李孟羲意识到,鲁犁这家伙虽为匠营副官,主使着一大堆事,但鲁犁这家伙扣扣搜搜的一点不大气,正好来了,李孟羲便顺道去看了看鲁犁这段时间以来所记的各项功赏。

  鲁犁本人不识字的,不识字的鲁犁记东西全靠脑子记,难为他还能把事情全都记住。

  扎营河边的这段时间,鲁犁记下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如鱼胶,因大造船只,需要熬制大量鱼胶,鱼胶又需人手去捶打,耗费人手多矣。

  有一人提议,可以找来石春砸胶,省却人手,众人便寻来石春,果然能把胶砸的又烂又软,一人抵的上三十个人。

  依鲁犁自己的判断,鲁犁觉得此建议很好,便赏人十斤粮。

  又有,造船需要烤胶,可船虽是鱼鹰小舟,船身轻巧,可一艘鱼鹰舟也重几十斤,抬着烤会很累人。于是有人便道,可以做个架子把船放高,也好便利。

  李孟羲去看了匠人们制作的专用于烤胶的木架子,架子看起来很简单,但看着很好用。

  匠人们把船放在架子上,人拿着火把在下边来回烤,烤完了船舱里边,翻过来又烤外边,简单却高效。

  李孟羲还注意到一点,这种简单的架子已经成规模了,木工营地一大片都是这种架子。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技术不仅被激发了出来,还得以高效快速的流传开来。

  技术自激发到快速普及,已经有了完整的生态链。

  还有,因冰雪之故,匠营又驻扎在河边,有匠人便跟鲁犁提,想多要点柴烤火。

  鲁犁有收集众人意见的职责,匠人说想要柴,鲁犁便把这一点记着。

  说的时候,鲁犁如实跟李孟羲交代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