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91.诸葛亮不是刘备的第一重臣。(4500字求订阅)_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皇帝们纷纷点头,这才是真正的去看历史。

  现在他们也明白了陈寿为什么要用【隆中对】,取代【魏略】所描述的那一部分。

  因为【隆中对】的缺陷简直太明显了。

  你如果用为了【魏略】那一部分史料,人们就很难怀疑到刘备看上的是诸葛亮的背景。

  因为【魏略】描述的就是诸葛亮毛遂自荐,然后使用的是内政方面的才华,征服了刘备。

  而那个策略,是没有缺陷的。

  宋徽宗听着群里面越来越跑题的讨论,让他无比的难受。

  这就感觉别人去否定自己偶像身上完美无缺的神环一样。

  这简直就是要把偶像拉下神坛。

  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

  最美瘦金体:

  “这三顾茅庐,怎么可能是多次上门呢?”

  “谁教你们这样理解了?”

  ………………

  此刻就连岳飞也叹了口气,难道‘三’这个字,在古代不是这么理解的吗?

  这就连我也知道,把三顾茅庐解释成上门了三次,那基本上就是扯淡。

  估计只有陈通那个时代才会这样理解。

  怒发冲冠:

  “这就没有必要打口水仗了吧。

  古文就要按照古人的习惯去解释。

  你看看有多少人去解释‘三顾茅庐’,是觉得刘备去只去了三次呢?

  就拿杜甫的诗来说吧。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明明就是说所谓三顾茅庐,就是频繁上门,多次讨论家国大事。

  这还不够明显吗?”

  …………

  宋徽宗嘴巴张了张,真想怒骂一句,你一个将军懂个啥?

  这解释书面上记载的意思,难道不应该是读书人说了算吗?

  我说几次就几次!

  但宋徽宗也明白,现在大家都不会听他去辩解这个。

  到底三顾茅庐,是去了三次见了一次。

  还是去了很多次,见了很多次。

  其实在古代是没有任何争议的,真正争议的那只是在陈通那个时代。

  因为语言的环境发生了改变。

  现在宋徽宗也不想去讨论这些问题了,他就想去揭穿陈通的漏洞。

  既然陈通可以否定三顾茅庐,那他也可以去否定陈通的理论。

  最美瘦金体:

  “好好好,你陈通既然说刘备看中的是诸葛亮的人脉背景,那为什么还需要谈这么多次呢?”

  “这不应该是一见面就敲定的事情吗?”

  …………

  陈通哈哈大笑。

  陈通:

  “如果你是古代的一个皇帝或者将军,那你就是一个被人卖了还数钱的命。

  人家一边去坑害你的父母妻儿,你还要在一边喊666。

  难道你就不看一看三国时代的背景啊?

  你明白刘备,刘表和蔡瑁家族的关系吗?

  你如果连这个都不懂,你就想去解释三国时代的事情,那基本上就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