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723、724节 简化文字,规范度量衡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差不多,都是后世400米出头(清朝前一里420米,清朝570米,民国500米)。

  李洛想要以华夏的度量衡,来作为将来的世界标准。

  “还有重量。以传国玉玺为五斤作为基准,工部做出一斤重的秤砣为母。废十六两制,改为每斤十两,每两十钱,每钱十分。”

  “百斤为一钧,十钧为一料。”

  李洛的一斤,相当于后世六百克,和宋朝一斤差不多。但两的重量变大了。

  “还有就是,以十立方厘为一合;以十立方寸为一升;以一百立方寸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李洛的一升,和后世一公升差不多,一石比宋朝的石大了一些。

  为何要用传国玉玺?因为传国玉玺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

  “工部都记下了么?”李洛一口气说完,就看向工部尚书顾铠。

  顾铠出列道:“工部都记下了。可还需要借陛下传国玉玺,以作衡量。”

  李洛点头,传康西等内侍,去内宫问皇后取传国玉玺。

  等到传国玉玺取来,工部的匠师官员当殿用称称了传国玉玺的分量,定为五斤,在秤杆上做好刻记。

  接着,李洛亲自在白纸上盖上传国玉玺。顾铠亲自用圆规,将白纸上的印量出四边,做出一条直线,这就是一尺!

  接下来,工部的任务就是根据传国玉玺的重量和边长,重新制定度量衡基准,推行天下。

  以后,整个大唐的度量衡不但统一,就是度量工具也统一了。

  尺寸到底有多长,斤两到底有多重,不会再标准不一,各说各有理,而是有一个唯一的共同的基准。

  工部将会制作铜制的一整套度量衡工具,作为国家度量衡的原始标本,陈列在皇宫。

  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文字革新和度量衡规范,就在这一天同时定下了。《洪武政要》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政事堂左相、驸马杨汉明出列奏道:“陛下,益州牧李益上奏,蜀人平日爱赌钱,无论城池还是乡村,处处可见赌坊。盖因蜀地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加上陛下轻徭薄赋,均田授产,民间恢复很快。这百姓的日子一好过,无所事事之下,就多有牧猪奴(赌徒)。”

  蜀地因为得天独厚,只要没有祸乱,自古百姓的日子都不错。这也是蜀民爱赌钱爱看戏的原因。倒不是蜀人天性好赌。

  牧猪奴(赌徒)天下皆有,但蜀地的赌风,的确更加严重。(别误会作者地域歧视)

  杨汉明是第一任益州牧,当然是熟悉益州的民情风俗的。

  他将益州牧的奏章亲自呈上,继续奏道:“我大唐以道治天下。陛下和皇后常说的娱乐之道,也是教化之道。这赌风盛行,不利于教化,有违大唐德治。”

  李洛打开益州牧的奏章一看,就是眉头一皱。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