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矛盾重重(求收藏!)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地方上战乱将起息息相关。

  朱由校以鲁钦为云贵川等地总督,在历史上奢安之乱兴起前,便暗中征调西南四省明军。

  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在奢崇明等人刚刚作乱时,便以雷霆之势镇压,将损失降到最低!

  眼下,鲁钦为不提前惊动叛军,正暗自调动大军,六路出兵,往重庆支援。

  而在贵州宣慰司境内,赤水卫都司官周敦吉向宣抚使索马不成,率明军出赤水卫城,大掠地方。

  “明军来了,快跑!”

  一土司寨,墙上土司兵见千余明军正摇动大旗,在本属于他们的土地上纵横往来。

  明军闪烁着寒光的佩刀,劈砍在争相奔逃的土司人身上。

  随着轰然一声,土司寨的大门被无数兴奋地明军撞倒,他们争相涌入,逢人就杀,见人就砍。

  不多时,已被鲜血染红了甲胄的周敦吉,望着被绑缚于脚下的土司酋长,抬起头道:

  “拉下去,砍了。”

  ......

  “砰!”

  宣慰司内,安邦彦将四川巡抚许可求送来的请援文书扔在地上,道:

  “明廷欺我太甚!”

  这份文书,是四川巡抚徐可求接到朱由校密谕后突发奇想,送来给安邦彦的。

  在密谕中,朱由校提醒了徐可求,奢崇明此次主动出兵援辽,乃是叛乱的先兆,要他严加防范,毋使奢军入城。

  意思表达的很明白,徐可求也的确这么做了,找了个理由把奢崇明拦在重庆城外,没有让他进城。

  但紧接着,他的想法和朱由校预想的,跑偏得有点大。

  虽然鲁钦自接到密旨后,已在用最快的速度征调兵马,但毕竟远水不能救近火。

  所以…城外就是奢崇明数万大军的徐可求,自然而然就在想其它平定叛军的主意。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实力强大的贵州宣慰司。

  徐可求是这么想的,水西安家和永宁奢家,一直就有矛盾存在。

  奢崇明之子奢寅为人凶悍,和水西安家曾为争夺土地大打出手,而水西安家在播州之役中帮助朝廷,获得了八百里土地。

  正因如此,徐可求才希冀水西安家能为朝廷继续尽忠。

  其实,他这个想法无可厚非,但却严重失误,错漏了一个环节。

  当时忠于朝廷的贵州宣抚使安尧臣已经去世,现在执掌安家的,是安邦彦,水西形势亦早已千变万化。

  安邦彦是贵州水西宣慰土同知,上上上任宣慰使安尧臣族子。

  上上任贵州宣慰使安万铨曾命其子安智管理织金,后安智之子安国桢继任父职土同知,亦居织金关。

  至安国桢之子安邦彦的时候,其势力范围已经由“织金”一带扩展到那威、八部、糯东、伯亨、得归等处。

  安家现在的族嫂奢社辉,地位不下于安邦彦,既是永宁宣抚使奢崇明之妹,也是前永宁宣抚使奢效忠之妻。

  永宁奢家与水西安家,虽有些许矛盾,但联系却更加密切。

  安邦彦亦在贵州上下打点一片,早知各处皆被征调一空,就连抚治贵阳,也只有两千明军守备。

  贵州明军的这点人数,与能调动起近十万大军的安家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眼下,正是脱离大明,自立为王的好时机。

  徐可求这份求援文书一到,安邦彦便清楚地明白,不知为何,他与安家勾结,欲要造反的消息走漏了风声。

  这该如何是好,原定天启二年起事的计划,是不是也要提前?

  想到这里,安邦彦眼眸微动,拾起文书再看一遍,确认无误后,死死捏着这份文书。

  从这时起,他的气息变得紊乱、不安。

  须臾,一名土司兵跑进大堂,气愤难平地道:

  “宣抚使大人,周敦吉说水西增给朝廷马匹不足两千匹,赤水卫明军亦将普世所抢夺一空!”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