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家秘史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门外候着的魏忠贤道:

  “你亲自去一趟兵部,就叫兵部官员再发一道详细的叙功名录到沈阳。还有,战死的将领,千总及以上,皆可入京师祠堂,英魂永传后世。”

  “朕这个先到,兵部的后到。”

  “每一颗建奴的首级,都要算得明明白白,军心可用,城才能守得住,熊廷弼在辽东撑的也很难。”

  魏忠贤自然知道如何为天启皇帝分忧,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离去。

  禀报的牌子有些尴尬,站在当场,酝酿少时,方才扭捏地道:“陛下,那这份捷报,是不是还要交给《京报》,当做捷报宣扬…?”

  朱由校将视线从书中移开,笑问:

  “边关既是奏捷,为何不当做捷报?”

  后宫里,皇后张嫣得了谕旨,即沐浴更衣,前往慈宁宫拜见刘太妃,叫上裕妃童静儿及其余两名后妃,再去太监祭祖。

  朱慈燃是大明的皇长子,今日叫了一声父皇,这在皇家之中,的确是件大事。

  当然,有件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这大明朝的皇长子,只能是天启皇帝最为喜爱的朱慈燃。

  裕妃童静儿所生皇二子朱慈烁,其实比朱慈燃要早出生几月,但一个是后妃所产,一个是中宫皇后所生。

  这皇长子的名头到底给谁,后宫之中,也是心照不宣。

  天启皇帝虽说对朱慈燃和朱慈烁都同样喜欢,并没有什么偏袒之意,但却对这件事一向讳莫如深,不闻不问,连提也不提,不知有心还是无意。

  起初倒还好,一岁左右,这俩哥兄弟的地位,还是被周围的宫人们习惯性分开。

  毕竟,一个中宫所出,一个却是临幸的小妾。

  其母亲地位和受宠情况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朱慈燃和朱慈烁的成长历程。

  现在他们还是哥俩好,朱由校也没怎么在意,可是日后到底会怎样,这又有谁能知道呢?

  ......

  且不说这皇家的秘辛,大事还得是国家事。

  兵部得了牌子的请旨,崔呈秀立即召开部议,商讨对沈阳一战的叙功之事,这不是个好活儿。

  说起来,这还是自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对后金作战少有的大捷,其斩获的建奴首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

  但这次只是守城之战,后金还没有完全退却,吹得太早,万一沈阳失陷了,不好收场。

  兵部官员对此颇为束手束脚,商议了一夜,只是决定中规中矩的对他们叙功,也就是单纯的列名。

  告诉每个还活着的人,他们立了什么样的功勋,等这次战争结束,就会得到如何如何等级的封赏。

  沈阳如今已经被后金围困,朝廷能做的就这么多。

  这么多,对现如今沈阳城内的将士们其实就够了,他们现在一不缺吃穿,二不缺甲仗兵械。

  所缺少的,就是个一个认可。

  来自朝廷文武和天启皇帝的认可,对现在的沈阳城将士来说,比赏赐一百万两白银都重要。

  很快,朱由校的口谕和兵部的叙功名录,自京师先后发出,飞速前往位于前线的沈阳城。

  这一道谕旨,让所有人都知道了。

  他们在这里与建奴死磕的时候,遥远的京师正在看着他们,对他们的每一刀每一铳,都有所记录。

  每个人在战场上的表现,都会在战后化作一笔笔功勋,为现在的大明,更为他们的子孙后世造福。

  那道谕旨的内容,更为人所津津乐道,朱由校的每一个字,都化作了沈阳将士继续作战下去的力量。

  一想到这里,沈阳城内的将士就浑身充满了干劲。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