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零一章 第一届滑轨大赛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对金属零件的精加工技术诞生了。

  至于那些想改变木轨,想在木轨中刻出凹槽,或者干脆用木筒代替木轨的想法,这发展到最后,可能是,铁轨,索道,乃至——膛线。

  李孟羲把冠军留下了,他询问冠军木匠加工木轨的方法,询问每一个具体细节,在模湖之处,李孟羲还亲自让木匠演示了一番。

  把所有技术细节全部记录完毕。

  李孟羲想把这一套冠军木轨留下来,当做技术封存。

  他问匠人,“可还能再做一个?这个我拿回去了?”

  “啊?……拿去就是。”匠人立刻答道。

  李孟羲告别匠人,他拿着记录下的技术细节,抱着木轨和木板准备去图纸仓库,把东西存进去。

  两块破木头,让军师宝贵成什么了,冠军匠人很是有些惭愧,他后悔没有花多点心思做的更好。

  官军匠人下定决心,下回定要做个极好的木轨来。

  惯例就此定下了,日后,每二十日,举行一次滑轨大赛,凡胜出者,赏三千钱,计功一次。

  长此以往,木轨一届比一届光滑,材料一届比一届优秀,加工技术一届比一届高明,工技步步前进,终将积跬步而至千里。

  李孟羲将东西存到图纸仓库之后,他去了铁匠营地,他要去看看钢珠淬火技术怎样了。

  李孟羲找到负责此事的匠人,匠人手里拿着两个黑乎乎的铁蛋正拿锤子敲击检查着。

  “如何了?”李孟羲问。

  见李孟羲来,匠人拿铁蛋给李孟羲看。

  接过看了两眼,铁蛋整体完好,没有开裂变形的瑕疵,或能直接用了。

  球状铁蛋是这样做的,先弄一勺半熔融跟果冻一样的融铁,将融铁随意卷成一根,再放到板槽上,然后,两块板槽来回滑动,慢慢的就把铁球给滚出来了。

  此技术做药丸极好用,做土丸也好用,可用在铁上,铁太硬,靠人力想把铁搓成球状,委实太过费力。

  还有,做药丸的时候,药泥极软,做土丸的时候,泥土也极软,槽板扣合在一起,稍微一动就能把泥给断开,可铁太硬了,用力往下按压也很难把铁挤断,所以,就把槽做的又细又窄的形状以提高压强。

  问题还不止这些,问题还有,铁这玩意儿会不停脱碳,外边会不停的脱下一层层铁皮,本来滚的圆滚滚铁球,一脱皮就不够圆了。

  匠人们想出的解决办法是,制作铁球的时间越短越好,制作越快,脱碳就越少,脱皮也就越少。

  就这一个小小的铁球上,改进技术已有数处,李孟羲为此下发总计超过了两百多斤粮食作为赏赐。

  用板槽法制作的铁球结构松散,很不凝实,经过加热退火以均匀其结构,再放到冷水中淬火以使其变得坚硬,最后,再回火以增加韧性。

  经这多道工序处理之后,铁球强度增了许多,拿锤子都不易敲碎了。

  与此同时,凹槽轴承也做好了。

  凹槽轴承彷照的是农村的那种架子车结构,材质用铁铸经热处理加强而成。

  还有,关于水车的一部分的测试也完成了。

  于水车体积一项,已知是,水车越大,所需的隼接结构占比越大,工序也就越复杂,越费工时,同时,水车要是太小,力道就不足,因而,需要一个最合适的大小。

  匠人们经多日测试,给出的数据是,水车直径两丈为最佳。

  李孟羲将钢珠装在水车中轴上,原地把水车转了转,非常灵活。

  后,带上装了滚珠轴承的水车去水边试了试,水中水流正急,加上滚珠轴承实在太流畅了,水车骨碌碌的转,转速快的都要飞了,因转速过快,反应的结构上,水车开始震动,在众目睽睽之下,水车晃着晃着越晃越不稳,最终,啪的一声拍进了水力。

  这转速强的,得加铆桩固定了。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