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百九十五章 工技突破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性过强的。

  如果将硬度和韧性比做数据的正负两极的话,目标是为了找出韧硬兼备的回火温度,那么,现在这一个土窑,回火温度全处在“硬度”一极,也就是说,数据还缺了一半,数据远不足。

  看着一地折断的钢条,还有剩下的大量完好的,该怎么处理这些一点用处都没有的钢条呢。

  想了片刻,李孟羲吩咐到,“这些钢条拿回去融了吧。”

  顿了下,李孟羲又补充一句,“融了做锄头。”

  一个问题,若开春屯田,十几万人,人手一件锄头,够吗?

  答桉是,不够。

  黄巾流民,被官军追的丢盔弃甲的,连保命的刀枪都能扔了,锄头就更扔的找不见了。

  若屯田,最低限度,人手一把锄头吧,若连锄头都没有,谈何耕种。

  所以,当铁匠营储备了大量铁料准备铸造半铁犁具的时候,李孟羲准备更多的铁料制作锄头。

  前边铸犁之时,有匠人说可以做半铁犁,能省大量的铁,自然,要造锄头了,李孟羲同样去找人问题,半铁的锄头有无。

  结果,半铁的锄头还常见,乡间许多人都是用着半铁锄头,毕竟少铁,便宜。

  融了两千多把刀具才得到的钢铁,若是打造半铁锄头,按铁匠们估量,可打造锄头六千左右。

  只是,当李孟羲特意去找了半铁锄头和全铁锄头找人来用,他看到,民夫用半铁锄头的时候,用的很是小心,锄头轻刨轻搂,根本不敢用力。

  看到这里,李孟羲沉默了。

  半铁锄头只半个锄刃是铁,再嵌上一块薄方木做锄身,可是木头的强度怎比的上钢铁,农活又那么糙实,不大力怎能高效,再加上木头的锄头很容易腐坏,缺点是如此之多,李孟羲觉得,但凡有一点铁,就绝不用半铁锄头。

  锄头跟犁还不一样,犁是往前推的,锄头得刨得撅得搂,犁头用木头的还无妨,锄头明显比犁更吃力,对强度要求也更高。

  一直通过融化兵刃来弄铁,这也不是事,兵刃就那么多,全融了又能有多少铁。

  而且巨鹿境内,似乎还没有铁矿。

  看来得早日寻找铁料来源。

  ——

  夜晚,晚饭之时,关羽笑问,忙碌了有七八日了,可有收获。

  李孟羲想了想说到,“某已知,土窑,能用于回火之用。”

  忙碌七八日,搅扰几千人之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花费统计出来总计多达五千多贯,然而,如此巨大的投入,李孟羲只弄懂了只这么小小的一件事。为这一条,李孟羲废了五千贯之巨。

  关羽也是笑而不语。

  关羽不懂技术的厉害,在李孟羲确定土窑热处理法有用之后,不久的日后,所有的回火工艺全都可以用窑来批量处理,直接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而不仅如此,在测试过程中,火槽批量加热的方法,本来只是为实验而做的辅助项目,这却成了额外的收获。

  用长槽可以批量加热,批量淬火,此能一下解决优良匠人的缺口,这等于是,让一个高手匠人,发挥出一千个高手匠人的作用,等于是,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

  一个土窑热处理法,一个长槽均衡加热统一淬火法,此两法,可使包括刀剑在内的所有铁器生产,生产效率提高数倍乃至十倍不止。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