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五十三章 曳射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懂了,原来不是夜射,是曳射,所谓的曳射,就是往箭支上绑个绳子。

  打猎的时候,常用这种方法,因为打猎不需要把箭射太远,箭又珍贵,为防箭飞不见,就用细绳子绑着,便于射出后再收回。这便是关羽为何说省箭,曳射本就是为了省箭,若论精准,再好的箭绑了绳子,也会增加阻力,降低射速降低精准,降低命中率。

  关羽说,不用赤羽箭,用曳射法也可,李孟羲稍微一想就明白了,曳射法拖那么长一根绳子,那么老长一根绳子留在地上,不比赤羽箭标记的更清晰?赤羽箭就算射准,不过是标记一个点而已,曳射法,箭留城根,细绳一直从城根蔓延到叁十步外,士卒循着线,简直跟有导航一样,再精准不过。

  方法商议定,就用曳射。

  做曳射箭十五支,单根绳长四十步。

  之所以要做十五支,是因为李孟羲对品控没信心,鬼知道会不会一箭射出去,绳子松了呢。

  所剩唯一问题是,军中长四十步的绳子,有吗。如果有,够十五根吗?

  军中还真有足够多的绳子,得益于之前的准备,很早之前,军中就开始缺麻绳了,做携行具需要足够的绳子,编甲也需要绳子,刘备关羽二人编步人甲的时候发现绳子不够,恰巧当时游骑商队组建起来了,便令商队不停买麻。

  麻买过来,分于民夫众人,令其搓线,军中人力极其充沛,人均一天就算编两寸麻线,一天就是六千个两寸,十天就是六千根线。

  关羽起身离开一趟,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怀里抱着大团的麻线球。

  李孟羲接线一看,线不粗,很细,就跟打毛衣的线差不多。

  这就好,足够轻,就不会出现箭拖不动绳子的情况了。

  可是,李孟羲看着手中纤细的线,又是皱眉,“关将军,这线这么细,丢地上都看不见在哪,能起用处吗?”

  正抖线的关羽停下了动作,眉头也是一挑,“……怕是看不清,要不,用鸡血把线染红,如何?”

  李孟羲点头,只能这样了。

  绳粗的话,放地上很醒目,能起到极好的标识作用,可绳要是粗,箭支就带不动了,箭飞不远了。

  绳细的话,放地上看球不见,有个鬼的标识作用,绳细了倒也有好处,就是不怎么影响箭支射程。

  关羽说用鸡血染线,不失为一补救之法。

  刘备在边上看看关羽,看看李孟羲,看这两人因为麻线的事儿,都没办法了。

  刘备露笑,而后不经意的提了一句,“我倒有一法,可解此难也。”

  李孟羲关羽立刻看过去。

  刘备笑道,“还在家时,有时扯线栓绳,架两树之间,以晾晒衣裳。

  羲儿你说,细绳丢于地上,细微不可察。

  可若把线架起,岂不醒目?”

  李孟羲一听,眼睛亮了。

  对啊!

  把线拉起来拉到悬空,肯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