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六十三章 使民思活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囊,其赤足,足上无鞋。然道边野草丰茂,他即缺鞋,却不拔草做鞋。

  他为何不肯拔草编鞋?不会吗?我看不是。

  像是他不愿活了。”

  李孟羲把日间所见,讲给刘备听。

  刘备一听大急,忙问老人怎么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刘备是传统儒家文化中所说的君子。

  军中有老人足上无鞋,刘备自责不已。

  李孟羲没有回答,而是目视大营,目光沉静,“不止那老人,我观民夫之中,脚上无鞋者多矣。

  某思之以为,一为,对民夫管理过严,民夫无有收集野草之机。

  二为,民夫不能自动。

  对于其一,某以为,每扎营时,不必把民夫拘束于营中,可允其四散而出,允其去收集野草,也好自编草鞋。

  至于其二,民夫不能自动,且若民夫中,有如那老者一般,心存死志之人。纵允其四出采草,那老人即已心死,不定愿动,呆坐等死。欲解此难,可以利驱之。”

  “可放出消息于民夫,说我军收草鞋,编好草鞋可换粮。”李孟羲说着。

  刘备迟疑到,“羲儿,这草鞋可是不难编,拿粮换鞋,先不说,得多少粮食。再者,鞋多了,也没地放啊?”

  刘备不无忧虑。

  李孟羲不太熟悉草鞋的编制难度和产量,但刘备很熟,李孟羲说出的拿粮换草鞋这个激励民心的方法,刘备觉得可行,但是,花费太大,而且,鞋子屯着没车拉。

  李孟羲不由挠头,既然,收购草鞋没啥可行性,那就……

  “这样如何?草鞋依然还收,但可不必多收,只说,只收草鞋一千双,收够便不收了,如此,民夫为了得粮,全都编鞋。”

  “只收千双鞋,多剩下的鞋自然剩在了民夫手中。虽然鞋不能再换粮,然可使人人有鞋留手,且人人有备。”

  “纵日后不再收鞋,但经此一激,日后再见荒草,人人抢争。我军自此无有缺鞋之虞。”

  “玄德公,调动人力以生产军备,此其一者,更为重要的是,以锱铢之粮为引,可使民不思死,而思活也。”

  “此胜于金石之药。”

  一个没鞋的老爷爷,明明道旁有草,路过拔一把,就能编鞋了,可老爷爷为什么不肯。

  这不是鞋不鞋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活的问题。

  如今,以粮食为引,能用草鞋换粮,想必,那个等死的老人,会在这触手可及的利益之下,会再燃起生存的意志吧。

  李孟羲的话,让刘备大为震动,缓了好一会儿,刘备才慢慢平复了思绪。

  拿野草编鞋……

  作为一个专业编鞋人士,刘备忍不住指出李孟羲的错误,“羲儿啊,草鞋用野草编可不成。春夏之时,草木茁壮,野草也可编鞋。如今已入秋,草木即将枯死,一拽即断,不堪为用,得用麦秸,或是用麻。”刘备指出了李孟羲常识上的错误。

  “奥!”李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