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打起来了【为盟主最单纯加更】_大魏读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如果自己想要化解这种麻烦,就必须要尊奉朱圣之意。

  五代圣人。

  第一代圣人,立苍生之意,与至暗时代

  第二代圣人,立儒道之意,万世师表。

  第三代圣人,立礼乐之意,君子礼乐。

  第四位圣人,立君臣之意,君前父后。

  第五位圣人,立君子之意,存天理而灭人欲,克服私欲。

  实际上这五位圣人都没有任何错。

  否则不可能成圣。

  他们的理念,出发点是好的,可架不住被后世人给各种添砖加瓦啊。

  都自认为自己揣摩到圣人之意,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进去,变成圣人的意思。

  一来二回,就是圣人背锅了。

  就好像存天理而灭人欲,话虽然绝了一点,但其意思和出发点是什么?

  是欲望是无穷的,我等君子儒生,应该去克制欲望,这才是真正的君子,而不能随意乱来,任凭自己的欲望无止境扩展。

  后来变成了什么?

  你不能有欲望,有欲望是不好的。

  甚至还可以拿来互相攻击,你今天多吃了一个鸡蛋,你不尊重圣人,你不配为文人。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

  你还别不服气,因为圣人的话,非要过度理解也是可以,毕竟你又不可能复活圣人。

  你也解释不清楚,人家非要搞你的话。

  所以许清宵对朱圣之意,不太喜欢,他尊重朱圣,人族圣人,自然有无与伦比的光环,或许有缺点,但古今往来有几人能成圣?

  许清宵更喜欢的还是另外一个立意。

  王阳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这是许清宵认可的立意,两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克服私欲。

  但比起朱圣之意,要好很多,朱圣之意无论是不是被后世人添砖加瓦,依旧改变不了这种严格之意,有点违背人理。

  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十分自由,没必要伪装自己,释放属于自己的天性。

  只是这些东西,许清宵不敢说出来。

  原因无他。

  以自己当下的情况,若是真敢宣扬这种立意,那全天下的儒生都要找自己麻烦。

  九成的文人视自己为仇。

  倒不如等慢慢成长起来,手握朝中大权,有威望有品德之后,再去宣传这种立意。

  这样效果可能还是一致,可最起码不会有人上门找自己麻烦。

  许清宵看着旨意沉思。

  也就在此时,佳肴来了。

  一盘盘冒着热气的菜摆放在石桌上,许清宵回过神来,倒也没有说什么,提起筷子就开吃。

  光吃菜没有什么意思,让下人端来了一桶饭,再准备几斤肉食。

  就如此,许清宵一边吃一边思索接下来的事情。

  先是立意的事情,只字不提。

  天明书院过来到底是什么目的不管,交个朋友没问题,要是想要给自己下套,那不行。

  不提立意,任凭他们说什么都不管。

  即便是等以后入了京也不说,议论归议论,骂归骂,只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