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百七十九章 一枝独秀_抗日之神鹰天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队集中了超过日军两倍、三倍甚至五倍以上的优势兵力,对防守在各个县城的日军进行各个击破,有充分发挥了各种火力的支援作用,作战伤亡大大降低,医院的负担也不再像往常那样沉重,弹药的消耗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还不至于让部队陷入饥荒的一步。

  但这还不是最令人兴奋的,让陈际帆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的,是淮南各大矿区内近乎完好的采矿设备,车站轨道上摆满的机车和还在热气腾腾的小型火电厂。日军为了更便利地在淮南掠夺资源,从东北先后调运了6台机车和无数车皮来到淮南,使煤炭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沿海港口转运回国。如今这些东西将成为“神鹰”调运煤炭往各根据地最方便的运输工具,让陈际帆如何不兴奋?

  比陈际帆更兴奋的还有国内各大媒体,由于“神鹰”独立师在战役结束后及时向全国发出胜利通电,所以在10月29日清晨,重庆、成都、长沙、贵阳、昆明、西安、兰州等地的中外报纸和上海租界内各大报纸纷纷刊出号外。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等等。

  政府喉舌《中央日报》似乎知道他的对手要出什么题目,除了报道皖北战役以外,也在显眼处刊发署名文章《坚决取缔行抗日之名而无抗日之实的游击武装》,文章很尖锐地提出,八路军、新四军无视军事委员会为其划分的战区,到处抢占地盘,干扰地方行政,蛊惑阶级斗争,破坏了业已形成的抗战大好局面等等……

  相比起国统区媒体的热闹,延安要冷静得多。因为皖北战役的胜利丝毫没有改变皖南新四军军部周边的恶劣形势,国民党第三战区在泾县、茂林一带重兵云集,企图将新四军挤出皖南这块富饶的土地。

  黄桥战役后,新四军在苏中苏北和皖东一带发展势头良好,已经与山东的八路军南下支队取得了联系,中国共产党中央三令五申,要新四军军部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皖南,到江北发展,可新四军军部不知什么原因就是未见行动,叫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如何不急?

  对国内形势洞若观火的毛主席敏锐地发现,“神鹰”独立师这个打着正宗国民政府军队的新生力量无论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等方面与重庆国民政府都没有任何瓜葛,国民政府不仅没有军事上的人事权,就连皖中的行政人事权也在慢慢丢失。中央政府除了在必要的时候送去一些微不足道的军饷弹药,其余时间根本无法过问“神鹰”独立师的一切行动。

  “独立师?‘神鹰’?名字取得好啊!”主席盯着地图上安徽这块区域对他的老搭档朱老总说,“打着政府的旗号,实际上自己搞自己的,年轻人的魄力不小啊!”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