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378 中华特区的一年(中)_北美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食生产的供需关系一直都是严重失衡的。

  国内大喊着要均衡发展农业,中央谷地开始大面积地种植蔬菜水果干果乃至棉花和亚麻,可是这仍没办法阻止粮食产量的暴增,尤其是不断地有新的农民进入农场的局面下。原本国家认为国内移民增长过快,不宜限制粮食生产,应为新移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供应。但国政院农业部在今年召开了紧急农业发展会议,如果继续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不仅会带来大量的粮食浪费,而且还会出现农业的崩盘。大唐已经执行了粮食官方计划定价多年,如果以市场自主定价,那么粮食连一斤一分钱都卖不到,甚至农场无法支付自己的化肥和农机成本。另外,大唐共和国储粮量,已经突破1200万吨,哪怕未来大唐人口飞速增长,也根本不惧出现什么情况。

  为了解决粮食产能过剩,大唐粮商极为努力地向全世界推销本国出产的粮食。现在大唐粮食主要出口地是新西班牙殖民地和欧洲,不过出口量比起生产量还是不足。此时大唐已经基本控制了墨西哥格林纳达秘鲁和智利等地的粮食价格,当地本身产粮就很少,在有了大唐稳定的供应后,甚至很多人抛弃了农场去作别的了。可是这些地方的出口量,总共加起来,也只有几万吨。毕竟像墨西哥这样的地方,很多人种玉米都是自给自足的。

  清国于是便成了大唐共和国重要的粮食出口市场,相对较低的亩产庞大的需求以及被控制的外贸海关,都使得大唐能够大量地倾销自己的过剩粮食。于是在这一年,大唐中华三特区,都出现了极为强劲的大唐粮商,他们带来了百万吨的的粮食,并且以低价开始倾销。这部分粮食在大唐没有丝毫价值,可是运到清国来,卖出去全都是利润。不过对于清国本土农业经济的打击也是极重的。

  长此以往,不管是湖广还是江南,农民靠着耕田能够养活自家,但是以剩余粮食换取其他生活物资的能力就大为下降了。特别是自己无地的佃农,本身生活就比较拮据,在完粮纳税之后,剩下一点口粮和换钱的粮食。可由于大唐粮食的倾销,必然导致他们收入严重减少,甚至几乎没有银钱的收入,最终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破产。一年两年,清廷还发现不了这其中的奥秘,但是长期以后清廷必然会发现唐人的粮食倾销,正在动摇他们的统治。

  随着大唐建造出越来越多的岛礁级万吨货轮和海洋级小型货轮,粮食的出口量会不断攀升,甚至在未来达到数百万吨乃至千万吨。跟另一位面21世纪中国本身粮食供不应求必须进口的情况不同,实际上清代的粮食产量是不仅能自给而且还略有盈余的。但市场上出现更廉价的粮食,自然会严重大家清朝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