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4 天津条约_北美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需向流民安置委员会的各项行动无条件提供方便。

  条约第七部分,大唐共和国向清国借贷白银三千万两作为周转。利率三分,清廷以关税为抵押,欠款为还清期间。关税收入只能偿还大唐,不能作为他用。第二年度,清国仍有三千万两白银的可选择借贷权。大唐保证十年内利率不变,同时大唐管理清国海关期间,税率不得进行私自更改。清国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任何大唐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武器、鸦片等管制品单独列入备忘录,受进出口限制。

  条约第八部分,清廷兵部向大唐共和国北方工业集团采购总价值为三百万两白银的武器装备,主要为sc2后装线膛枪、sc1776线膛火炮等。及相关弹药。

  条约第九部分,由大唐国家铁路总公司投资。开发建设京津铁路,铁路百分之百归大唐国家铁路公司所有。经营权归唐铁,唐铁每年需向清廷缴纳铁路租税。由大唐投资,成立长江航运总公司,进行长江航运运营,同唐铁例,向清廷每年缴纳营收比例的租税。

  条约第十部分,大唐向清国无偿提供一笔100万吨粮食援助。

  这一桩桩一件件,从商贸、军事、移民、交通等各方面都渗透到了大清这个帝国的里面。即便是相当多的条款里面,看上去好像全都是大唐的义务,清国占便宜很多,但实际上大唐却通过这些条款实现了自己的各种目的。

  所谓的有义务维持清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实际上是打了一剂预防针,现在清国的每一寸土地,未来都是大唐的,如果没有这个盟约的存在,那么看出清国虚弱的西方列强,谁都想上来咬一口,怀有异心的那些边疆分裂势力,也都可能带来各种麻烦。有了这个盟约,大唐就具备干涉的合法性,避免自己未来丢失哪怕一寸的土地。

  而至于看上去像是白送的一百万公吨的粮食,这个是白送没有错,但是考虑到实际状况,由于珈州农业的不断开发,农业机械化、新农业技术的采用,使得大唐共和国生产出了自己远远无法消费掉的粮食

  。仓储甚至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了,因为存得多,每年大唐农业产量都在翻着番地增长。即便大唐不断拓展着粮食的海外市场,并成为了新西班牙殖民地最主要的粮食供应者,可是大量的粮食出产仍旧是个麻烦。由于本土移民不断增多,农业部也绝不敢进行任何农业减产,所以,大唐粮食出口下一个目标地就是清国市场了。

  即便加上了横跨太平洋的运费,大唐粮价也远比清国粮价便宜。加上由于清国的动乱,粮食出产面临很多问题,这一百万吨粮食可以说是清国的救命粮,能够避免成千上万的人饿死。大唐当然不想饿死百姓,他们最好的出路当然是拿着救命粮然后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