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1 远征军准备起航(上)_北美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亿民兵,震惊不已,在其后的中苏珍宝岛冲突中,在中国还没有试爆原子弹的情况下,也没有敢大规模进犯。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广州时观摩了中国民兵,说道:“战争,光靠原子弹解决不了胜负问题,谁要想入侵中国,碰到了中国的民兵,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当时在台湾的美国观察团也是同样的认为中国是打游击战的专家,如果陷入进去就是泥沼。

  本质上大唐发展民兵,初衷跟另一位面的人民共和国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加上科技的领先,大唐很难被哪个国家在一百年内大规模入侵,实际上如果单纯为了保护自己,根本无需组建大规模的部队。但是大唐不但有着比较高的军民比例,而且还在各大国有企业和单位组建民兵团唐军最高一级常设编制就是团,实际上当时大部分国家都是。以当初kmt部队为主要组成,大唐现在在编的民兵总数达三万多人,都进行过简单的军事训练,也就是走过队列打过枪,可以进行简单的战术,以及比较服从军事命令。

  毫无疑问的是,大唐建设如此大规模的民兵,不是为了自卫的,就是为了在需要大量军力的时候,避免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而且民兵除了基本的低烈度战斗还有一个能力,那就是快速营建,因为存在组织性,而且服务于各个企业,所以他们在战时可以作战,平时可以投入进行建设,一举多得。

  不过就算如此,远征军一次性抽掉了国内多达五千名民兵,也是对于国内发展造成重要影响的,当然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影响,这部分民兵不会立即出征,他们会等待从婆罗洲运抵的一万多名新移民落户珈州后,国内人力不那么紧张时,再分批前往东海岸。

  当然实际上民兵抽调对于工业企业的影响并不算太大,大唐有着相当比例的人口是集中在农业的。当初大多数kmt士兵转职成了农民,而民国众的农民也是人口最多的。在本国农业生产率爆发式增长之后,国政院大力推动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脱离,而且这一次抽调民兵,也是继续优化农业生产人口结构的举措之一。

  大唐不断地在开垦土地,今年目标开垦耕地一百万亩,而需求的农民数量也越来越少,所以从婆罗洲转移而来的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将被培训成为新的产业工人,只有少部分会分配给各农场。不能忽视的一条是,大唐农业生产人口急剧减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珈州本地的印第安人正在慢慢开始围绕大唐的农场生活,他们也成为了大唐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者。抵抗大唐生活方式的各部落酋长和祭司之类的人,要么被用糖衣炮弹腐化了,要么就被直接强硬处理了,而普通印第安人在没有领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