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新人_贵妃裙下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日后,裴济交代完手中事务,动身往蒲州而去。

  这一回去,仍是以例行俭校事为由而来。

  陈应绍身为兵部尚书,虽暂身在蒲州主理铸铁牛之事,然其并非地方官员,而是朝廷中掌握实权的中央官员;另一位涉及的幽州刺史范怀恩,则是掌一方民政大全的地方官。

  此案所涉地域甚广,尤其幽州为边疆之地,靠近突厥,若没有切实证据,不能轻举妄动、打草惊蛇。

  十日后,一行人抵达蒲州城。

  陈应绍一如既往地笑脸相迎,先与驻地官员们一同领着他到城中几处冶炼之所巡查,又将一应进度细述出来,各项账目、记录等也都及时送上,没有半点拖延。

  裴济与从户部、兵部和御史台一同跟来的几位监察官员将呈上的东西分门别类,照规矩仔细校阅,连着三五日下来,果然没找到什么错处。

  这些本就在预料之中。

  陈应绍此人确有几分实干的才能,这才会一直受到朝廷的重用,对早已定下的例行监察,他自然能事先防范,滴水不漏。

  裴济不动声色,一面继续与同僚们依着规矩办事,一面私下旁敲侧击地几番询问陈应绍近来在城中暂居之处豢养的几位歌妓的来历。

  大约是因想起裴济到底年轻,资历尚浅,这几十几日里又的确没别的动作,陈应绍已稍稍卸下了先前那般的警惕与防备,竟借机在居处设宴,主动邀裴济前往,共赏歌舞。

  若换做平日,这样毫无必要的应酬,他绝不会去,可这一回,石泉拿着帖子过来时,他只略一思忖,便应下了。

  当日傍晚,理完公务后,他未急着过去,而是先返住处,换了一身衣物,又坐到案前拟了一封奏疏,这才带着石泉出门,前往赴宴。

  蒲州虽也是重镇,然其人口、经济等同长安皆不能相提并论,才至傍晚时分,百姓们便纷纷回家,闭门休息,路上行人寥寥,寂静不已。

  唯有陈应绍的这一处宅邸,灯火通明,紧闭的大门也挡不住其中的歌舞声与玩闹声。

  石泉拍拍脑袋,忍不住嘟囔一声:“陈尚书的日子,倒过得比京里自在多了。”

  在长安时,杜衡与裴琰二人深知陈应绍脾性,虽重用他,却时时牵制敲打,令其兢兢业业办事的同时,始终绷着跟弦,不敢放肆,如今出长安不过几个月,便全然松懈了。

  裴济没说话,跟着匆匆赶来的仆从进门,穿过前厅,进了庭中。

  庭中丝竹不断,歌舞伎们或唱或跳,正引四下已喝了不少的宾客们抚掌而笑。

  见他进来,陈应绍亲自起身来迎:“小裴将军!我还道今日请不来将军了!”

  方才等了一阵,不见人来,他便以为不回来了。从前在长安时,便一直听闻裴相公和大长公主的这个郎君为人板正得很,平日轻易不踏足烟花柳巷,即便去平康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