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太后_贵妃裙下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赴吐蕃那样艰苦的地方上阵杀敌。

  可在朝臣们眼里,却实在荒唐。

  明眼人都知道,萧龄甫此举不过是要为儿子萧冲日后的仕途铺平道路。在一场微不足道、必胜无疑的战争中立下军功,往后升迁便能平顺许多。

  如此毫不掩饰地以权谋私,另外两位宰相,尚书仆射杜衡与裴琰自然要反对。

  偏陛下不顾劝阻,同意了此事。

  众人这才明白,兴许此事根本就是陛下授意的。

  萧龄甫这个宰相本也是他一手提□□的。

  先帝一朝,萧龄甫曾因牵涉一起贪污案被贬官外放,多年不得志。然此人擅巧言令色,宦海沉浮多年后,又借机调回长安。

  这两年来,因得新帝赏识,一步步升迁,终于压过一众元老,官居尚书令,成为群相之首。

  如今萧龄甫深得信任,女儿又已在宫中为淑妃,儿子自然也要操心起来。

  裴济听父亲裴琰说起此事,父子二人也多是不赞同,然皇帝到底没犯大忌,又是继位不久的新君,想掌握朝政无可厚非,遂也没再坚持反对。

  而另一位宰相杜衡则是太后兄长。事后太后对皇帝此举颇有微词,母子二人争执过一回,后来也不了了之。

  如今,皇帝竟又将钟三娘接到了承欢殿,难怪太后要气恼。

  裴济心神飘飘忽忽,一时想起那个女人,一时又想起两位表兄,心中五味杂陈,也分不清是何滋味。

  大长公主年轻时便与太后是闺中密友,后来做了二十多年姑嫂,说起话来也不见外:“我看陛下虽看着循规蹈矩,实则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孩子,殿下是长辈,有时说得越多,反倒适得其反。”

  太后也不愿多提,摆摆手道:“你说的是,如今我年纪也大了,他又越来越有皇帝样子,哪里还会听我的。”

  大长公主见状转移话题,望一眼裴济,促狭笑道:“孩子大了,都要有自己的心思。殿下可知,昨日我在三郎那里见到了什么?”

  裴济一听提到自己,忽而有种不好的预感。

  只听大长公主道:“三郎竟然随身藏了个装手药的小瓷盒,他一个年轻郎君,往日可从不用这些,昨日被我瞧见,还紧张得很,攥在手里也不愿让我看。”

  太后像是来了兴致,略坐近了些,问:“是吗?难道是哪家小娘子送的?”

  大长公主笑:“我也猜是。”

  裴济蹙眉:“母亲!”

  两位长辈见他如此,越发笑得开怀,正要仔细问问,便听宫人道:“禀太后,莲真娘子来了,正要给太后殿下问安。”

  太后面上的笑意忽而淡了许多,却没出声。

  宫人见她如此,遂将人引进殿中。

  屏风后,丽质跟着宫人缓步入内,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眼前三人,在脊背挺直,正襟危坐的裴济身上停留一瞬,便敛起眉目,照着先前学过的规矩,伏跪在地上冲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