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章、想发展先弄钱_掠夺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一个参加过高考的八零后来说。高考就如同午夜梦回的梦魇。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一段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陈天启当年之所以选择文科。主要原因便是数理化这三科成绩称不上理想罢了。

  在那个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可是教职工中者们必喊的口号之一。这跟现今那些收礼频繁,时常打着补习口号捞钱的老师来说,绝对是天差地别。

  好在陈天启当年也还算努力,靠着死记硬背。虽然在数学分数上,只算勉强及格。但却在文综上拿了高分。本身又是琼岛考生,还有转换分在内。这样才能考上河北的一个二本大学。

  随着‘天赋’属性从原本的3点暴增至13点后,在记忆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方面,可都是质的飞跃。稍微回忆一下,当年高考时所看过的华夏地理课本,如同重现眼前一般。

  安顺作为贵州历史上最早开发的区域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元代时,安顺被称为‘阿达卜’。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时,在洪武年间便将‘阿达卜’正式定名为‘安顺府’。由于其战略地位凸出,自古以来便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的称呼。

  除了这四通八达险要的战略地位外,安顺也蕴含着丰富的天然资源。除了煤矿、石灰石、硫铁矿外,还有金矿的存在。而陈天启想要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没有金钱的支撑如何能办得到?

  翌日,陈天启便让人找来王福,详细询问了一下属于自己这个‘安顺候’到底有多少家底。

  这些年来,王福作为‘安顺候’府的大管家。有的是机会贪墨钱财。可王福却感恩当年陈天启‘母亲’的救命之恩,一直对陈天启忠心耿耿。

  拿着账本的王福,慢条斯理的说道“侯爷..咱们‘安顺候’府,除了每年朝廷播下的俸禄跟您的食邑外。在这‘安顺府’内,有良田六千亩、粮行八间、当铺四家、酒肆、客栈各三家..还有七家青楼每个月都会给咱们送来孝敬..这些年来,老奴擅自做主。还在贵阳府、平越府、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等地,置办了些产业..”

  听到王福的介绍,陈天启不禁眼前一亮。看得出,自己这个文皇帝的私生子。在这天高皇帝远的苗疆之地。不敢说富可敌国,但也可算是富得流油。

  耗费200功勋值兑换而来的‘身份带入卡’无疑给陈天启将来的谋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天启沉吟半晌,缓缓说道“很好,但是还不够..咱们这‘安顺府’周围山林密布,水网纵横。前段时间不是有人盛传,在那些瀑布下游,发现了赤金么?”

  自从昨天陈天启向自己所要内功秘籍开始,王福便猜到。陈天启这位‘安顺候’再也不想当原来那个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