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抖露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在稍晚一些的新加坡总商欢迎会上,华侨们的气氛更加热烈。在李二虎乱糟糟的一番粗话后,新上台的小太监拿着编好的段子在惟妙惟肖的哄人:“……那电报一到京城啊,皇上就把手里的琉璃盏就给打了。皇上说,‘叻城虽不是我中华之地,可那里也有朕的子民啊,现在有二十多万子民性命危在旦夕,这还得了!’也不管是年三十的半夜,圣旨当即就下到了总理府。皇上在圣旨上说,‘我中华的子民不管在哪,哪怕是天之涯海之角,只要有性命之忧,复兴军就要全力救援!’”

  段子还没有说完,热泪盈眶的华侨就大叫着万岁,一起向北面鞠躬的鞠躬、叩头的叩头。待这波事情完了,小太监按照剧本继续念,“……这电报当夜就从京师发到了舟山,舟山又发到了黄埔,那南海舰队司令李准李大人接到命令二话没说就开船南下,可还没走到半个时辰他就大拍大腿……你想啊,这黄埔到叻城三千多里海路,那些老旧兵舰一个时辰走不到三十里,要到地方那要何年马月啊。于是电报又传到舟山,舟山再传到京师总理府,总理一看,‘哎呀,这么慢怎么行?’

  连夜跑来商议的参谋部贝大将就道:‘最快的就是神武号了,一昼夜可行千里,三昼夜就能到地方,可这是皇上的船啊……’总理府顶多不下,事情又传到紫禁城,皇上听了就说。‘糊涂啊,朕的船就是百姓的船吗,现在百姓有危难,缘何神武号去不得?要是紫禁城能去,朕还想让紫禁城飞过去……”

  欢迎会成了说书会,小太监把神武号救难记讲了有一个多时辰,华侨们听的那是如痴如醉,恨不得能这事情能说上个三天三夜,也亏这太监嘴滑溜,要是一般人那嘴早就抽筋了。欢迎会如此无聊,朱天森上校趁着方便的时候,到院子里透了一口气。他没怎么搞懂这宣传为何老是要说今上的好话,这三天三天的救援,发给他电报催促他的一直就是总理,什么时候变成了皇上。不过好在在小太监嘴里,海军的惨样华侨算是知道了,这事情过后,海军怕是要大建吧。

  朱天森心中想象着海军大举添舰的结果,心下高兴起来,在神武号上日久,他对这军舰越来越不满意。和缴获的比睿号相比,这神武号简陋的简直就是一艘商船;功能也不稳定,二十六节的速度赶往新加坡,路上锅炉、透平机故障不断,这还是用了才一年的新舰,要是再用上个五六年,又会怎么样?还有那糟糕的动力系统,七千六百吨的总重,是比睿号的两倍。

  想着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朱天森一时间忘记这是在欢迎会上,他找了角落就把这些问题罗列出来,开始写一份海军长期发展规划建议书。

  《海军长期发展规划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