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就要搞宗派_民国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师复赋闲以后,工业、经济方面的很多工作其实也是林时爽在搞了。

  张国焘笑道:“这几年国家发展这么好,如果官僚主义真严重到了要人性命的地步,能把经济建设工作搞得这么好吗?那不现实吧!党的干部看来大多数人工作还是办得很认真,成果也是很丰硕。”

  林时爽抬起头,长长松了一口气:“你说得对,我们经济发展的成果是铁板钉钉的好,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党的组织、纪律、作风真要出了大问题,怎么解释这样的成绩呢?没有道理。”

  在和林时爽的这番讨论、谈话以后,张国焘其实已经隐隐约约察觉到了那天林淮唐和林时爽讲话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他肚子里不禁半悬起一颗心,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开国功臣能有善终的人,都是少数,今天的中国会不会又要上演一番汉高祖诛异姓王、明太祖屠戮功臣的旧时故事?

  “书记,那您看这种时候是不是该催林述庆书记和蓝副总司令快些回北京?”张国焘试探性的问道,“书记局里就林述庆、陈更新、蓝天蔚三个人管军事,军事是国家大事,林述庆和蓝天蔚短时间到承德一线搞视察搞调研,或者慰问基层官兵,那还好,可要是时间长了,我担心北京这里的国防工作会乱了套。”

  目前红军最重要的几个负责人,主要就是林述庆、陈更新、蓝天蔚、方声洞这几人,姚雨平、李济深、秦汉唐在红军里地位也很高,但他们都是总参的人,都是那种全身心扑在军事理论方面的学究,比较少和一线部队、基层官兵产生关系。

  再来像张云逸、何贯中、冯霖、冯玉祥、续桐溪、杨若钧、胡景翼、吴佩孚、叶挺、陈仪、杨宗周、严重……这些对日战争时的兵团司令和王牌军军长主要的工作范围也都在地方上,很难对全军或是对北京的红军部队有多大的影响力。

  但林时爽和张国焘谈的只是中央部委一部分干部的官僚习气问题,张国焘突然间就把话题跳到林述庆和蓝天蔚的身上,跳到军队方面,未免是有些过于跳脱。

  林时爽对此只是深深看了张国焘一眼,然后说:“颂亭和季豪到承德去那是有安排好的工作,工作还没办完,突然就又要请他们回北京,这有什么理由啊?成何体统,不要再提这种歪主意,到时候影响到人家的正常工作,要是颂亭哪天问罪过来,你叫我怎么回答。”

  “还有一件事。”林时爽停下笔,他想起另外一桩十分重要的事情,便嘱咐张国焘:“你找几个人到青岛去,帮我了解一下了刘师复赋闲以后的近状。”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