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八章 党派能量_民国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愿意唯命是从也不为过。

  二十余年相交,十五年革命历史,林淮唐走过万水千山,经历千难万险,之所以能力排群雄,一路大踏步走来,独领风骚,只因一条:就是实践检验,在无数次的流血斗争中,只有他的意见屡屡正确,一试就灵。

  从具体的战斗、战役到与北洋斗法、与旧国民党斗法斗、与日本人斗法,都无不铩其羽,而扬我威。社会党内人才济济,可不管找谁问,大家的回答都十分一致:党内其余人才和林淮唐还是不能相比,差的太远,不管军事还是经济和政治,关键胜利都靠林淮唐亲自指挥部署。

  逢林必胜,有林就灵,林已成神,革命超人的形象在十五年间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道铁则,并且成为全党全军全民的一种定式思维,绝不会有任何人质疑林淮唐的错误,也绝不会有任何人敢于或是想去挑战林淮唐的地位。

  从辛亥革命起,林淮唐就是得心应手,战无不胜,直至最后摧枯拉朽,林时爽作为社会党二把手,也是亲眼见证着林淮唐的指挥若定和出神入化,他对林淮唐完全是心服口服。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全世界可能再没有人对林淮唐的了解能深过林时爽了,他从蛛丝马迹中已经产生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恺荫,喻培伦还在四川是吧?”

  “对。”张国焘马上又说,“方老总还在河内。”他知道陈更新、方声洞、喻培伦这几个人在党内军内的地位虽然各有不同,却都有一个出身上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均为与林淮唐、林时爽一起从黄花岗死里逃生的广州起义元勋。

  据说方声洞这些年来坐镇广东的时候,就经常跟周围人讲,说中国革命在历史上大而言之全国,小而言之闽粤,都有一个圈圈,这里面又有两个正统,潮梅是红军的小正统,黄花岗则是社会党的大正统。

  在林淮唐的心目中,黄花岗七十二义士大多是他的老同学、老朋友,地位非同小可,感情和关系也异于常人,张国焘马上就明白过来:“我会多去关注一下他们。”

  话说到这里,林时爽又有几分觉得是不是自己过于敏感了呢?或许林淮唐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你不要去声张,只要从公开消息上多注意一下就行。”林时爽最后说道,“我们是要对历史负

  责任的。”

  张国焘又点点头,见林时爽无话再说,张国焘便收拾好文件离开办公楼。他出门以后本来想坐小汽车直奔观察日报的报社去找陈去病,但想了想又决定今后尽量不要再乘坐公家的轿车,而是自己买票做电车去报社,张国焘还专门留下那张两角钱的票根,回来后留作报销记录之用。

  不是要整肃官僚习气嘛?不管结果如何,既然春江水暖鸭先知,那张国焘就没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