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9章 一计平突厥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王琚是个人才,可惜今日,胆气尽为之夺矣。三郎,你多多开导他。”

  “是。”

  “那为父也走了,这殷文亮之事……唉,你们日后少要自作主张,遇事还是和孤王多商量一下。”

  李隆基知道这是李旦在敲打自己,尽管心中有些不服,还是恭谨地道:“是。”

  然后,李显在前,郭封在后,迈步出屋。

  可刚要出门口的时候,郭封好像想起来什么似的,停住了脚步。

  他扭头道:“三郎,杂家这么称呼你,你不会在意吧。”

  “郭公公是父王的身边人,当然可以如此称呼。”

  “嗯,其实你的志向,相王心知肚明。你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嘛,真到了关键时刻,你可以去找一个人……”

  “谁?”

  “我的本家,他也姓郭,名元振。”

  “什么?郭元振?安西大都护郭元振?”李隆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道:“郭元振是父王的人?”

  郭封耸了耸肩,“不然哩,你以为呢?相王好歹也做过几天皇帝,能没几个上得了台面的心腹?”

  事到如今,李隆基真对李旦起了刮目相看之感。他咽了口吐沫,道:“不是……我是说……上次郭元振遇到了那么大的麻烦,怎么不去求父王,而是去求太平公主和崔耕?”

  郭封轻笑一声,反问道:“你怎么知道郭元振不是先求的相王?你怎么知道,不是相王指点郭元振,求的崔耕和太平公主?”

  “我……”

  “好了,你自个儿好好琢磨吧。”

  言毕,郭封施施然转身离去,唯留下李隆基在原地,一阵怔怔地出神。

  ……

  ……

  与此同时,大明宫,丽政殿内。

  大明宫除了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之外,还有一些偏殿。比如甘露殿是皇帝的寝宫,丽政殿是皇后的寝宫。

  李显在一众太监宫女的护持下,来到丽政殿。还未进门,就听到皇后韦香儿的声音传来:“嘻嘻,这个一点儿也不难嘛。”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主要是皇后娘娘您聪明呢。”一个讨好地女声响起。

  李显心中好奇,推门而入,但见一个铺着羊毛毯的软塌上,韦香儿居中而坐,三个女子在一旁相陪。

  这三个女子其中两个李显认识,正是内将军贺娄傲晴和柴香寒。

  还有一个女子,看年纪在十六七岁,肌肤白皙吹弹可破,柳眉杏眼秀色可餐,乃是一个难得的美人。

  “参见陛下!”四女赶紧起身。

  “免礼,免礼。”

  李显将韦后扶起,道:“刚才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指的就是此物?”

  “正是此物。”

  韦后拿起两根竹针比划了几下,道:“这就是二郎送来的缝衣针。妾身试了试,用此物织起毛衣来,一点儿也不难呢。大概三四天,就可以织一件了。”

  “三四天就一件,那敢情好。”李显也非常高兴,道:“皇后可令宫人闲暇之时缝制宫衣。朕将此物赐予赐予百官和朝廷将士,让他们称颂皇后的贤德之名。”

  韦后早就想到了这点,翻了个白眼,道:“这还用你提醒?哼,说起来,长孙皇后那个“千古贤后”的名号,也没什么了不起嘛。”

  李显当然明白韦后是什么意思。

  宫衣嘛,就是宫中之人缝制的衣服,经常被皇帝用来赏人,以显示皇恩浩荡之意。

  长孙皇后就经常亲手缝制宫衣,既展现了艰苦朴素的美德,又让穿上这宫衣的大臣深受感动。她千古贤后的名号,很大部分是这么来的。

  然而,缝制宫衣非常辛苦,指望韦后干这个,还不如母猪会上树。

  现在好了,崔耕发明了毛衣,韦后闲暇时候,没事儿就可以织织毛衣,没什么劳动强度,完全可以胜任。

  李显叹道:“二郎发明了羊毛布和毛线,功劳实在太大了。朕真恨不得再有一个女儿,嫁给他哩……”

  韦后意味深长地道:“亲女儿不成,你不会认一个干女儿吗?”

  “嗯?什么意思?”

  韦后指着那个陌生的少女道:“陛下你看此女怎么样?”

  “她是什么人?”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