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7章 娑葛认爸爸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解突骑施之围。

  最后,娑葛还耍了点小聪明。

  众所周知,崔耕既是大唐宰相,又是同俄特勤的妹夫,更是名扬天下的能臣干吏。

  上次,就是契丹不服,非要和武则天的大周较量较量。结果,崔耕没和契丹肛正面,直接借着突厥兵,把契丹的老巢端了。

  这次是不是崔耕故技重施呢?

  于是乎,娑葛提出,微臣服了,还请陛下下旨,请孙大圣……啊,不,崔大圣收了神通吧。

  另外呢,听说崔相有个儿子叫崔琪,可怜膝下无子,要不……您看我改姓崔,给崔琪当儿子,给陛下您当重外孙成不?

  废话,崔琪今年才半岁,怎么可能不是“膝下无子”啊?

  能无耻到这个程度,可见娑葛真是亚历山大,为了性命,已经什么都顾不得了。

  李显和韦后也觉得,崔耕刚说轻描淡写地说,突骑施是“疥癣之疾”,奏章就来了。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儿?这事儿就是他干的!

  别管这娑葛是给自己当儿子,当孙子,当重外孙了。总而言之,困扰大家的突骑施问题,迎刃而解了。

  崔耕则明白,说这事儿跟自己没关系吧,那是真没关系。但要说有点关系吧,也真有点儿关系。

  没有自己的蝴蝶效应,同俄特勤不会来长安看小外甥。不看小外甥,有他在身边保护,默咄就不会早死。

  默咄不死,就不会把突骑施放在眼里。

  突厥不动手,娑葛大败唐军,李显不愿意继续花钱报复,这事儿也就只能这么算了。

  当然了,现在张说步步紧逼,他也只能厚着脸皮,把这个功劳认下来。

  崔耕看完了奏章,淡淡地道:“果然情况比我想的要好一些,当初在突骑施,本官和娑葛见过一面,也算是个人物。没想到这几年的富贵,把他的斗志都磨没了。”

  张说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地,道:“崔相大才,倒是张某人燕雀不知鸿鹄之志了。”

  崔耕道:“哪里,张侍郎是文学大家,又忠心为国,崔某人也是佩服的。”

  宗楚客插话道:“那到底如应对置突骑施的请求,还请崔相示下。”

  “诶,这事儿不是兵部的活儿吗?宗相难以决断,还可以问陛下。本相越俎代庖,不好吧?”

  兵部尚书何等重要,李显以前是让老臣子魏元忠担任的.宗楚客刚才说换位置,只是句震惊之下无心之言罢了,真的事到临头,他可不肯。

  再者,现在怎么处置突骑施怎么有理啊,这还用得着人教?

  宗楚客赶紧道:“崔相见教得是,此事我兵部当仁不让。”

  ……

  ……

  散朝后,相王府内,密室中。

  李旦面沉似水,居中而坐。

  几个儿子李成器、李隆基、李隆基、李隆范、李隆业在侧坐相陪,每个人脸上都没什么笑模样。

  同时在座的还有工部侍郎张说、户部侍郎刘幽求、京兆少尹魏知古、右散骑常侍姚挺,王琚、姜皎等心腹。

  姚挺原来是李重俊的王府长史,密谋了叛乱。然而实际上,他早已秘密投靠了相王。

  在这些人的计划里,李重俊即便赢了,也是得位极其不正。他又没有太宗李世民的威望,到时候自己等人在羽林军中振臂一呼,这江山就得再换一个主人。

  所以,姚挺在李重俊叛乱时,根本没有认账。

  没想到的是,李重俊败的非常之惨,简直连点浪花都没掀起来。相反地,李显倒是借着这个由头,狠狠地收拾了李旦和太平公主。

  要不是崔耕因为和太平公主的露水情缘力保,李旦这一家子就算完蛋了。

  然而,尽管如此,李旦为了表明对皇位完全无心,还是上表请求辞去太常寺卿之位。

  更出乎大家预料的是

  良久,李隆基吐出了几个字:“这么说……父王的太常卿之职,就这么没了?咱们忙活了半天,怎么全成了为他人做嫁呢?”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