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1章 朝局微变动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不做?”

  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崔耕也不干了,怒道:“你魏相还是当朝宰相呢?既认为皇后亚献于理不合,你不能匡正,是不是也尸位素餐了?为什么不请旨斩了自己?至不济,你怎么辞官不做?”

  “哼,辞官就辞官?老夫辞官,你也辞?”

  “我……”

  崔耕还真被魏老头叫住阵了,暗暗寻思,魏元忠啊,魏元忠,你的敌人是韦后,跟我较啥劲呢?

  嗯?有了,我明白了。

  在历史记载中,魏元忠见朝政昏暗,就自请回乡扫墓祭祖,想躲开这场风波。他该不会是见我不能阻止韦后亚献,心灰意冷,借势脱身吧?

  但是,魏老头你脱身就脱身吧,拿我当垫背的,是不是太厚道了一点?这可叫我如何回答?

  正在崔耕为难之际,武三思却看出了便宜。

  他本来就想在这场朝会上借机搬倒崔耕崔耕既不能反对韦后亚献,又不敢公然支持,两头不是人,本来就很容易攻讦。

  现在可好,自己还没说话呢,魏元忠竟然主动谈及了此事,简直是想瞌睡来了枕头!

  他出班跪倒,道:“崔耕的学问不够精深,的确不适合担任礼部尚书之职。微臣以为,陛下为爱护崔耕计,应为为他调换新职。”

  李显皱眉道:“那崔爱卿既不为礼部尚书,该为何职呢?”

  “比如,中书门下平章事。”

  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按说是给崔耕升之职了。但是,且慢,崔耕没有了礼部尚书之职,单单一个宰相有啥用?

  要知道,其他宰相都是有兼职的,比如魏元忠就身兼兵部尚书,唐休身兼辅国大将军、尚书省左仆射,连武三思身兼工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

  很显然,这是明升暗降。

  “这……”李显微微一顿。

  韦后却迫不及待地道:“本宫以为这个提议不错。那依德静王之见,何人可继任礼部尚书呢?”

  “工部侍郎韦温怎么样?”

  韦温的才学当然非常一般,但是,他是韦后的亲叔伯哥哥,论起关系来,可比宰相韦巨源可近多了。

  韦后看向李显道:“臣妾以为,韦温可继礼部尚书位,陛下觉得呢?”

  李显无奈道:“朕准了。”

  魏元忠道:“微臣年老体衰,请乞骸骨,还望陛下允准!”

  “不准!”李显对这个忠心的老臣子还是颇有感情的,坚决拒绝。

  魏元忠只得退而求其次,道:“微臣离家多年,想回乡为父母扫墓,请陛下允准。”

  这个理由倒是非常正当,李显道;“朕准了,魏爱卿离家多年,回乡之后肯定颇多应酬。朕特赐你白银千两,以散乡党。另外,赐爱卿赐锦袍一领、并给千骑官四人,充任随从,以壮行色。”

  这就让魏元忠富贵还乡了,锦袍、千骑官都是给他撑面子的,白银千两不在于钱多少,也是起到类似的作用。

  魏元忠一阵感动,再次叩头谢恩。

  ……

  ……

  接下来的日子里,韦后成功亚献,心满意足。

  李隆基作为临淄王,也奉诏回来参加了南郊祭天。然后,不知何故,他就称病在长安赖了下来,不再前往潞州。

  崔耕虽然身兼宰相、扶阳王二职,但没什么实权,干脆称病不朝,分外清闲。

  这一日,他正在家中闲坐,宋根海领了两位客人进来,道:“大人,您看看,这是谁来了?”

  “元宝,素素,是你们?”

  “不错,正是小弟。”王元宝和杨素素齐齐拜倒,道:“参见大哥!”

  “快快请起,呃,坐吧。根海,沏两壶好茶汤来。”

  “是。”

  分宾主落座,双方一阵寒暄,王元宝将礼物奉上。崔耕可不会为未来的长安第一首富省钱,毫不客气地收了。

  然后,他说道:“你们好不容易来长安一趟,别着急回去。反正本官最近闲极无聊,就带着你们好好游览一番。另外,你们也莫找什么客栈,就在我府里住下来。”

  “大哥,您就莫操心了。”王元宝道:“我们已经有了落脚的地方了,就住在叔叔家。”

  “杨崇义?”

  王元宝道:“正是。说实话,我们要是不住在叔叔的府内,他恐怕会和我们翻脸哪。”

  “嗯,这又是为什么?”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