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6章 国事托二郎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那个袁恕己,可是一路上对您骂骂咧咧地殊为不敬。”

  这就难免了。

  崔耕猜测,袁恕己在几十年前的章怀太子案中,扮演了十分不光彩的角色。偏偏自己成为了世上除了武则天之外,唯一可能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他能对自己没成见吗?

  崔耕苦笑道:“算了,本官不和他一般见识。反正这些人到了东瀛之后,本官就和他们就再无相见之日了。”

  “呃……”辛承嗣欲言又止。

  崔耕奇怪道:“你想说什么?

  “属下想说的是,张柬之老爷子,没有坐船去扶桑。”

  “啊?那他去哪儿了?”

  “哪儿也没去,张老爷子岁数大了,受不了旅途的奔波,在属下赶到之时,已经病入膏肓了。他临终之前,托属下把这样东西交给您。”

  说着话,辛承嗣从袖兜中掏出一个锦盒,寄了过来。

  崔耕接过来一看,却是一叠书信,这里边有给宋的,有给姚元崇的,有给郭元振的……都是清流派的中坚人物,却唯独没有给自己的。

  他问道:“张相写这些信是什么意思?希望本官转交?”

  “当然不是。”辛承嗣眼圈泛红,有些哽咽道:“张老爷子说,他这辈子没干过什么亏心事儿,唯一感到对不住的,就是崔大人您了。这些信上的内容,都是他以清流派领袖的身份写的。在信里边,他要求那些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给您提供帮助。最后,他托我给您带句话:以后这大唐国事,就全拜托崔大人你了,可千万莫让老夫在九泉之下失望啊!”

  “张相……”

  崔耕当然明白,有这几十封信在手,自己就算彻底继承了张柬之的政治遗产,成为了当世清流派领军人物,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他心中暗暗琢磨,清流派诸位大佬,虽然与自己理念不同,以前也多有冲突。但是,平心而论,这些人确确实实称得上大唐的脊梁。

  比如桓彦范的慷慨就义,比如张柬之的临终托付,再比如王同皎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今斯人已去,这大好的江山,要自己来守护了。

  李显和韦后倒是好说,李显重感情,韦后太蠢,怎么都不大可能,令江山社稷有倾覆之忧。

  关键在于临淄王李隆基。

  这厮既开创了开元盛世,又是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者,自己到底是想办法和他搞好关系,助他趋利避害呢。还是直接就辅佐李重福和李隆基斗一斗,开创一个不一样的大唐?

  噔噔噔~~

  正在崔耕胡思乱想之际,忽然窗外一阵脚步声传来、

  紧接着,宋根海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道:“启禀大人,有份请柬来,您看看怎么回。”

  “谁的请柬?”

  “临淄王李隆基。”

  “这可真是想曹操曹操就到呢。”崔耕伸手接过请帖,道:“本官倒要看看,李隆基请本官做什么……咦?”

  忽然,他眼前一亮,道:“这可有意思了,你告诉那送信之人,三日后,本官一定准时到场!”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