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3章 漕帮不简单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的,年景不好的时候,就要到七八十文了。”

  崔耕换算了一下,沉吟道:“那就是一石米一贯钱,可真够贵的。若是运来了漕粮,朝廷不肯收怎么办?”

  这话问到了关键之处,长安的米价,可远到不了一石米一贯钱,只能是朝廷为了稳定物价,做这个冤大头。

  颜亮介绍道:“原来运漕粮的是朝廷大军,谓之“漕丁”,费用居高不下。斗米斗钱之称,就是那时候传下了的。后来,户部侍郎钱唯理上书朝廷,改良漕运,才有了民间运粮之举。朝廷规定,若想转运漕粮,必须得先取得户部所发文书。所买的粮食,只能来自扬州太平仓。换言之,我等漕帮之人临行之前,就已经和官府商量好价格和数量了。”

  崔耕沉吟道:“就算漕运制度再严密,若漕帮若勾结官员,上下其手,每年赚的钱财,恐怕东海龙王都要动心啊!”

  颜亮苦笑道;“以前我漕帮的确风光,户部管理漕粮的主事,也的确是天下一等一的肥缺;。只是陛下迁都之后,漕运在朝廷眼中可有可无,我漕帮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只能勉强维持而已。”

  崔耕明白,即便“勉强维持”,以拥有四五千子弟的漕帮实力,也端的不可小觑。

  那么,由此可见,与漕帮为敌的天王寺,实力也相当不小。

  他想了一下,看向慧范道:“漕帮实力非凡,本官真是动心的很哪。大和尚,如果你拿不出来比整个漕帮更大的利益。那说不得,本官可要……杀人灭口了!”

  慧范和尚眼珠乱转,道:“贫僧有千万贯家财,愿意献与崔京兆。”

  “哼,杀了你,那些钱财还不都是本官的?”

  “贫僧可以在陛下面前,为崔京兆美言。”

  “有张氏兄弟作梗,你现在能否见得着陛下都不好说,下一个。”

  “下一个,下一个……”惠范心思电转,忽然眼前一亮,道:“贫僧在长安有些势力,应该能对崔京兆有所帮助。”

  崔耕不以为然的道:“长安四大帮派,本官没听说过有天王寺这么一号。”

  慧范道:“那不一样啊!在长安,小僧做的都是正经生意。所以,不入四大势力之列,其实论起真正的实力来,贫僧绝不在那四大帮派之下。”

  “正经生意?”

  “的确是正经生意。小僧的父母,是天竺贵人。五十年前,他们为避天竺之乱,带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来长安定居。几十年来,我家的生意就遍布全国,才有了这千万贯的家资。

  崔耕原本还以为,这慧范阳是借了太平公主的实力,巧取豪夺,才有了这千万贯的家财呢。现在才明白,人家惠范和尚的祖上,本来就留下了巨额财富。

  他疑惑道:“那你为何又出家为僧了呢?”

  “小僧自幼体弱多病,家父怕我难以养大,就让小僧入寺修行,以求得佛祖的庇佑。只待小僧成年之后,再还俗继承家业。只是,小僧天分甚高,被天王寺主持收为衣钵传人。后来,我那师父死了,我继位为新的天王寺主持,也就懒得还俗了。”

  崔耕道:“看来,你在长安城内的产业,都是你家先人所留了?”

  “确实如此。其实,小僧以前一直循规蹈矩,精研佛法,不敢做丝毫逾矩之事。只是后来,因为小僧和太平公主乃至陛下有一番际遇,才不知天高地厚,蓄养僧兵,做了一些错事。现在小僧愿意痛改前非,还请崔京兆大发慈悲,饶了小僧这一次!”

  言毕,惠范和尚把头磕得如同鸡碎米,功夫不大,额头上就是鲜血淋。

  崔耕心中一动,道:“你这些年,身上可有命案?”

  “小僧不敢,绝对没有!”

  “那颜娇娇被你绑架,清白可曾有损?”

  “绝对没有。”

  “这个啊……饶了你也是不行。”崔耕沉吟道:“但是,空口无凭,本官更不信什么赌咒发誓。你打算如何,让本官相信你是诚心要痛改前非呢?”...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