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0章 灞桥有纷争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恨恨地表示这妮子果然对二郎不是真心的。

  崔耕也不知如何是好。

  主动找到曹月婵解释此事?还真拉不下这张脸来。再说了,家里的妻妾们也不能同意啊。但是,不做点什么,难道真的就眼睁睁地看着这场好姻缘消散?

  最终,他修书一封,命人送到聚丰隆,交给曹天焦。在这封信里,崔耕扯了半天闲篇儿,委婉地表达了相思和歉疚之意。至于曹月婵这个外柔内刚的女子,看了这封信后到底如何反应,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然后,崔耕才带着三百女兵,以及封常清、黄有为、宋根海、周兴,乃至剧士开等人,往长安方向而来。

  这一日,终于到达长安城外三十里灞桥驿。

  灞桥地处要冲,乃出入长安的必经之地,“灞桥折柳”的典故就是产生于此。

  崔耕亮明身份,很容易就在在灞桥驿安顿下来。准备第二天一早,再进长安城。

  笃笃笃~~

  崔耕刚刚吃罢了晚饭,就听到阵阵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却原来是宋根海,他身后还站着灞桥驿的驿正薛书。

  “参见崔京兆!”薛书赶紧行了一个大礼。

  “起来吧,薛驿正请进。”

  “谢崔京兆!”

  进得屋内,分宾主落座。

  崔耕又问道:“薛驿正这么晚来找本官,可是有什么事儿吗?”

  薛书道:“呃……崔京兆奉陛下的旨意,来长安担任京兆尹一职,这就算走马上任了吧?”

  “当然。我大周以前并无京兆尹一职,本官也用不着和谁交接。”

  “那就好。本来崔京兆初来乍到,小人不应打扰的。但这灞桥镇今晚要出一场大乱子,不敢不报知崔京兆知晓。”

  “嗯?什么乱子?”

  薛书道:“有两个帮派,要在灞桥谈判。这一旦谈不好,不就打起来了吗?若是伤了数十条人命,恐怕对崔京兆的名声大大有碍。”

  崔耕临来之前,对长安也是做了几分功课的,道:“哪两个帮派?忠义会?合力社?还是四海邦?或者……聚宝楼?”

  “都不是。”薛书介绍道:“这四个帮派,在长安城内井水不犯河水,怎么会打起来呢?真正打架的,是漕帮和天王寺的人。”

  崔耕心中纳闷,漕帮不是后世清朝的帮派吗,怎么大唐年间就出现了?

  他问道:“漕帮是什么帮派?管漕运的?”

  “崔京兆英明,漕帮就是管漕运的。您知道,从洛阳到长安,若从水路上运粮,必然经过三门峡天险。尽管三门峡危险无比,每年还是有一些粮食,通过水路运起来。在码头上装卸粮食、为漕船拉纤绳的民夫们,就成立了一个帮派,叫漕帮。原来的漕帮好生兴旺,可自从陛下迁都洛阳以来,外地运来的粮食变少,漕帮也就渐渐没落了。”

  “唔。”崔耕点了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薛书继续道:“但是现在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