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1章 成均起波澜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恨恨地道:“好,那本官就拭目以待了!”

  ……

  ……

  整场韦阿臧和李迥秀的婚礼,最后是太平公主出尽了风头,甚至她的儿子薛崇简,都因为既献新菜又献宝床,被人们交口称赞。

  太平公主当然甚为满意,不过……若是宝床之事露了馅儿,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离了婚礼现场,来到僻静无人之地,太平公主轻轻一扯崔耕的袖子,低声道:“二郎,你说的那个宝床,到底靠谱不靠谱啊?”

  “当然,您什么时候见我崔二郎说过大话?”

  太平公主白了他一眼,道:“哼,大话是没有,但是假话可不少。谁知道你哪句是真的,那句是假的?比如今天,酒席宴间,你跟李裹儿动手动脚的,我就怀疑……这真的喜欢本公主吗?”

  呃……怎么一阵醋味儿呢?

  崔耕赶紧转移话题,道:“那什么,咱们还是说床的事儿吧。我画个图样,您派人去皇宫内把这个“床”做好了,定能让陛下满意,把张昌宗堵得没话说。”

  “为什么去皇宫做?”太平公主疑惑道:“难道不该做好了,再给圣人送去吗?”

  “那当然不行,因为……微臣要做的这个,准确地应该不叫~床,而叫……“炕”。”

  没错,崔耕准备拿来应付武则天的,不是普通的床,而是“火炕”。床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啊,后世的床和大唐年间的床,式样或有不同,但本质并无差异。

  不过,若是崔耕拿出“火炕”来,却是可以出奇制胜。

  尽管到了后世的现代社会“火炕”几乎销声匿迹,但在大唐以后的一千多年里,“南床北炕”却是个普遍现象。南方炎热且潮湿,人住在竹、木床上,上下悬空,利于空气流动,既凉快又不易受潮,非常合适。北方寒冷,火炕是最方便便捷的取暖途径。

  在这个时代的洛阳城,“火炕”就是比“床”,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力。

  尤其是武则天今年都七十了,身体虚弱,离着火盆近了,太过炎热。离得远了,又骤感寒冷。甚至有时候,前面热后面冷,怎么都感觉不合适。

  但有了火炕就不一样了,这玩意儿就像一个土暖气,非但温度均匀,而且有理疗作用,对她的老胳膊老腿大有好处。

  这种好处,不用常年累月才会显现,只睡了一晚,就倍感轻松,赞不绝口。甚至感觉舒服至极,想“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听说此物是薛崇简所献之后,武则天大喜,亲自召见了这个外孙,封他为郢国公,

  就这样,薛崇简啥都没干,就得了一个大大的彩头。

  但是,这“火炕”的好处一被认定,那就说明当天是二张兄弟一败涂地了,那心情能好得了吗?

  皇宫,迎仙亭内。

  张昌宗、张易之相向而坐,旁边还有他们的狗头军师吉顼,侧坐相陪。

  张昌宗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