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4章 论功且封赏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貌周正,正是之前林三郎、徐虎等人口中所提及的泉州府衙录事参军沈拓。沈拓年不过三十,却颇谙兵法,精晓棍棒,乃是当今武后开创武举制度以来,第一批中举的武举人。二十五岁中武举,不到五年的光景,便做上了堂堂泉州府衙的七品录事参军一职,加上这些年武后在朝中越发得说一不二,武举人也越发在州府县衙中吃香。尤其是这两年,武举人出身的能力再不济,也能做个一县县尉。由此可见,三十岁的沈拓端的是前程远大。

  当宋廉、沈拓二人来到宦官身边时,那宦官倒也没有仗着自己是长安来的上差而自视甚高,相反,他先是冲沈拓笑了笑,随后扭头对宋廉说道:“宋长史,按理说一路舟马劳顿,应该先进县衙歇息一番。不过依照礼制,奴婢必须要先在这县衙门口宣读圣旨,也好让乡野僻县的子民知晓,天子的皇恩浩荡哩!”

  崔耕偷摸地瞅着下边,发现貌似这宦官很敬重宋廉这种地方官,而宋廉也仿佛对这宦官的表现很受用,并没有瞧不起的意思,相处的很是愉快嘛,并没有听人说得‘文臣和官宦永远都是死敌’的迹象。

  其实也不怪崔耕有这种认知,无论是在民间听到的野史段子,还是他在梦中所见的后世朝野宫廷,宦官和文臣之间的确都是不死不休的。史上有秦末赵高指鹿为马,还有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梦中有明朝大太监王振、刘瑾、魏忠贤等阉党乱国,满清有安德海李莲英之辈。这些太监阉党哪个是省油的灯?

  大唐也是无法避免这个历史魔咒,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的太监宦官们也都跟抽了大麻磕了药一样,一个个不是想当宰相就想当皇帝的爹。最出名的太监就是李辅国,不仅矫诏驱赶唐玄宗出宫,还杀张皇后拥立代宗,最后让代宗尊其为尚父,封其为大司空兼中书令,要跟代宗一起坐天下。这尼玛就是典型的嗑药磕傻了。

  当然,有了李辅国这个偶像在前,唐朝末期的太监们也就进入了最疯狂的阶段,因为他们不仅玩废皇帝再立皇帝的游戏,还玩上了杀皇帝的游戏。唐后期的七位皇帝就是宦官所立,而有两位皇帝就是宦官所杀。

  不过历史也有例外,至少唐朝在安史之乱前,太监宦官貌似和文臣武将都很和谐。一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大唐帝国是最强盛的时候,唐朝文臣武将们也都很给力,这时期的宦官在他们眼里就跟小鸡崽似的,不够玩。其次嘛,坐龙椅的那几位素养很重要,无论是唐高祖李渊还是李二陛下,皇三代李治,哪怕是武则天,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因此唐玄宗在位时期,大宦官高力士再怎么受宠,再怎么权倾朝野,但他绝对不敢专权,必须老老实实地在唐玄宗身边服侍着,做一个安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