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 送上一美妾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中应该有别的故事。

  正在他暗里琢磨之际,一旁的崔涤替他斟了一杯酒,插话道:“哈哈,崔长史恐怕有所不知,要不是我们家出身旁支,恐怕我义父当年也做不到户部尚书哩!”

  “哦,这是咋回事儿?九郎且说来听听!”崔耕有点小八卦了。

  崔涤说了一声好,小小年纪颇为豪气干云地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擦了擦嘴角的酒渍,说道:“这事儿吧,还得从我爷爷那辈儿说起……”

  崔涤的爷爷,也就是崔挹的父亲,乃大唐名相崔仁师。

  崔仁师,高祖武德年间入仕,又历经太宗、高宗两朝。其人忠正廉名甚有才干,文章也写得花团锦簇,在大唐官场中如鱼得水,步步高升。

  可就在即将要拜相之时,出幺蛾子了!

  当时李二陛下一琢磨,这崔仁师出身五姓七望,而朕正在打压五姓七望的势力呢。把他提拔上来了,会不会给外面一个错误的信号?

  正在这关键时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时任尚书右仆射的申国公高士廉为崔仁师说了一句话:“陛下多虑了,仁师乃博陵破落户也。”

  李二陛下闻之,便命人去仔细考察了一番,的确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崔仁师不仅是庶出的庶出,而且几辈子之前已经跟博陵崔氏颇为疏远,甚至家境困顿。

  这个结果令李二陛下很是欣喜,当场叫好,更是跟心腹左右说,很好,他们博陵崔氏看不上的破落户,朕偏偏要任命他为宰相。

  于是乎,李二陛下大笔一挥,盖上玉玺,崔仁师便拜了相,进入宰相政事堂班子。

  后来,崔仁师的儿子崔挹能当上户部尚书,主要也是靠崔仁师的余荫,不然以他的年纪和才干,要想当六部尚书,还早着呢。

  再后来,随着武则天篡位的步伐越来越密,崔挹颇有自知之明,干脆辞官不做,回安平养老了。

  ……

  听完这前因后果,崔耕这才有些回过味儿来,我说崔挹这个当爹的也好,他那俩儿子崔崔泌也罢,这一支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子丝气呢,原来人家这一支的祖上根本就是博陵崔氏的破落户,属于丝中的战斗机啊!

  他笑道:“老族长激流勇退,人情练达,乃我辈官场后进的楷模啊!”

  崔挹摆了摆手,道:“哈哈,二郎无需给我戴高帽。我崔挹这辈子啊,年轻之时靠老子,如今老了又靠儿子,没啥值得你效仿的。倒是二郎你,升官发财两不误,老夫很是看好你哩。”

  “哪里,小子那两下子,实在算不得什么。您老能当机立断辞官不做,才能难能可贵哩。舍得舍得,舍可在得之先啊。”

  “二郎你过谦了,我们虽年纪相差甚远,却都是识英雄重英雄之辈啊,哈哈!”

  咳咳~~

  两声清咳,打断了俩货毫无意义的互相吹捧,正是王美凤。

  她冲着崔涤使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