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9章 一语惊四座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赌约吧。”

  所有博陵子弟齐唰唰地将目光落在崔鲸身上,显然,场中诸人都唯他马首是瞻。

  崔鲸傲然道:“不用合计了。这个赌约,本公子就代表众位同族兄弟接下了!”

  “对,大郎的话,就是我们的话。”

  “听鲸大哥的。”

  “崔耕,你输定了!”

  众子弟纷纷应和,还真有几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意思。

  当即双方约定,各出五题以决胜负。

  博陵崔氏这边首先出场的,是安平第一房的崔鲤。

  他是崔鲸的亲弟弟,长得极为俊俏,在普遍颜值颇高的博陵崔氏子弟中,算得上颜霸诸雄。

  唰~~

  崔鲤很是潇洒地将手中的折扇一打,轻扇了两下。

  小小一记骚包,竟引来旁边观战的几位小娘子低呼,美目当中异彩连连。

  崔鲤很是风~骚地冲那几个小娘子微微一躬身,然后问向崔耕:“崔二郎,你既然入了我博陵崔氏的族谱,那咱们也算是一家人了。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不过……你带的那几个从人,能保密吗?”

  崔耕见他出来不出题,反而先卖弄一番,不由翻了翻白眼,说道:“这些人都是崔某的左膀右臂,绝对信得过。你想说什么,便直说吧!”

  崔鲤道:“我们五姓七望自从大唐立国以来,势力日渐衰弱。当今女皇陛下秉政以后,形势也越发严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支持族中子弟参加科举。”

  噗~~

  崔耕身后的宋根海忍不住笑出声来,大声嚷道:“中了进士就能当官,前程远大,这谁不知道啊?你们五姓七望这么多人挠破脑袋,就想出了这么个主意?”

  崔鲤一听宋根海打趣他,斥道:“哪有你说话的地方?”

  崔耕挥退了宋根海,然后对崔鲤正色道:“唔,此举甚妙。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五姓七望能认识到这一点,日后的兴旺发达,当不在话下。”

  崔鲤道:“莫非你懂这个办法的妙处?”

  “当然。”崔耕点头道:“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要知道在隋之前,哪里有科举入仕这条途径?秦亡汉兴以来……”

  崔耕从历史大势的角度一番侃侃而述,听得众子弟收起轻视,细细聆听。

  在隋朝以前,是没有科举的。

  汉朝是“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能不能当官,全看能不能搞定地方官,弊端丛生。到了后来,以至于“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晋朝对这项制度进行了改良,实行“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评议人物,划分品级,按照规定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然而到了后来,越来越注重门第,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到了隋唐时期,又继续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