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认识一个坐地分赃的大寇?”

  “我……”

  崔秀芳目光有些闪烁,微微低头道:“妾身……妾身不想令祖宗蒙羞,这身份还是不说为好。不过妾身可以保证刚才所言句句属实,李善和妾身颇有渊源,绝不会害我的救命恩人。”

  对于李善是不是可靠,崔耕倒没什么异议。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在共同的敌人孟神爽倒下之前,此人应该可以信任。

  另外,李善乃是当世大儒,与他交好,也不算辱没了自己的身份。哪怕日后李善真有什么把柄被人抓住,自己也完全可以推脱不知情。

  于是双方约定,三天后崔耕亲自拜访李善。

  至于淳于良,则被暂时被安置在江都县衙。这淳于良文不成武不就,还有一身的怪脾气,在跟孟神爽的斗争中,崔耕不觉得他能帮上什么忙。他更多的是看重的还是对方制帽的手艺。

  即便他擅长制作的并非后世流行的扬州毡帽,眼光肯定是有的,有他带头,把扬州毡帽弄出来不难。

  第二天,他就修书一封去泉州,让林张两家,赶紧派人来开帽子工坊。

  至于说服淳于良的理由也很简单,他跟淳于良说道,要斗倒丽竞门,干死孟神爽,就必须有长期持~久消耗战的心理准备。既然是长期持~久的消耗战,就必须有足够的钱财作为支撑。

  而你淳于良文不成武不就,只能发挥自己的长项,为大家的合作出上一份力。

  很快,淳于良便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崔耕的提议,来主抓毡帽工坊的具体事宜。

  至于崔耕答应他,张、林、崔三家合开的帽子工坊里,给他匀出一成干股。淳于良倒也没有激动,更没有推迟,而是淡淡地接受了下来。

  正所谓哀大莫过于心死,在崔耕看来,可能淳于良心中最大的夙愿并非是能通过帽子工坊,挣多少银子。而是一心想着如何尽快搞倒丽竞门,弄死孟神爽,为亡妻复仇。最后,恢复家业,把自己暂时寄身在大云寺出家的儿子接回,重新还俗父子团聚吧。

  ……

  ……

  三天后,到了正式拜访李善的日子。

  崔耕一身便装出行,在崔秀芳的引领下,来到了扬州城玉兰坊,李家的大门前。

  递了名刺,通报进去,不消一会儿李府就中门大开。

  一个身形瘦削,满脸儒雅之气的男子,带着一伙扈役迎了出来,恭声道:“草民李善参见……”

  李善可不是普通的草民啊,崔耕总不能让人家真跪拜迎接吧?他赶紧以手相搀,想要将对方虚托一下。

  “嗯?”

  按理说,李善毕竟是有身份有来头,而且还有家世渊源之人,他这一拜应该是虚架子,做做样子罢了。然后崔耕微扶,李善就应该势而起,这才是正常程序。

  可奇怪的是,崔耕一碰触人家的胳膊,就觉双手一沉,愣是没将李善扶住。

  噗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