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8章 谣言何处来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谋非小啊,您可得早作防备。”

  “这样啊……看来如果没有本王的钦州一行,我还真会上李隆基的当呢。”

  崔耕一边喃喃着,一边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隆基咒自己只有一年的寿命,当然得有足够的利益才会这么干。最明显的利益,就是回纥了。

  若没有这个消息,回纥也不会铤而走险,大唐朝廷也就没了把回纥人一网打尽的机会。

  但是,这事儿是不是针对自己呢?不好说啊。

  如果自己利令智昏之下,出了不少昏招,将自己置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想来李隆基不介意对付自己。

  但是,若自己以静制动,稳坐钓鱼台。在绝对的实力下,什么阴谋诡计都没用,想来李隆基也敢造次。

  他唯一能算计自己的地方,也只有自己全力帮助他对付回纥人了。

  毕竟,若李隆基还有几十年好活。攻灭回纥之后,就只对大唐朝廷有好处,对自己却没任何好处。

  相反地,几十年的时间那么长,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万一发生什么奇迹,李隆基造人成功了呢?

  拥有回纥人的地盘和人口,大唐朝廷就有了和自己叫板的本钱了。

  如果自己稍微自私一点儿,就会给李隆基暗地里使绊子。

  但自己若知道李隆基只有一年的寿命,大唐朝廷的东西,还不就是自己的?自己就不仅不会阻拦,反而乐见其成了。

  这个主意真是妙啊。一条假消息,就制造了大唐朝廷和自己分庭抗礼的机会。

  到底是谁想出来的这个主意呢?

  如今大唐朝廷的宰相大换血,唯一的老资格宰相,就是中书令李林甫,剩下的四人分别为:黄门侍郎源乾曜,兵部尚书王,吏部尚书裴光庭,刑部尚书陈希烈。

  原来一直呼声甚高的严挺之、崔隐甫等人,都被李隆基贬官出外了。

  依照现在这五名宰相的性格和能力来看,能策划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并且有魄力赴诸实施的,恐怕只有王了。

  他亲自派遣李晟来岭南道,也是一个佐证。

  当然了,想明白了这番前因后果,并不意味着崔耕就能轻松应对。如果他一心争霸天下,那倒是好说了。先假意答应朝廷,再趁着朝廷和回纥人激战正酣的机会,坐收渔翁之利呗。

  但在他对一统天下没什么兴趣的情况下,这事儿就不好解决了。不答应王的要求吧,这的确是解决回纥人的一个机会,如此放弃,心中着实有些心中不甘。

  答应吧,难道自己就这么被王算计,为朝廷火中取栗?还是有些心中不甘啊。依朝廷的实力,他们能独~立解决此事,至少不能像使唤傻小子似的,逼着自己出动那十万大军吧?

  送走了王焘之后,崔耕更加为难。

  破屋更遭连夜雨,没过多久,李晟求见,询问他到底何时出兵的问题,言辞之间催促甚急。

  最后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