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章 三使会广州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笔墨官司,就要先查此次两人口水仗的源头漳州刺史贾仁义。

  那么查贾仁义的案子就应该去漳州,可这个侯大罢黜使别出心裁,一进岭南道就宣布,自己要在广州审理此案。

  在广州查漳州的事儿?这不合规矩啊!

  没奈何,崔耕也只得带着岭南道肃政使的全套仪仗,昼夜兼程,终于在侯思止前头,赶到了广州。

  刚一入城,他就受到了百姓们热烈欢迎状纸哗哗的。

  崔耕仔细一看却是大失所望,这些状纸都是指向梁波的,至于告武三忠的状纸,一份都没有。看来武三忠这条老狗,把自己保护的很好,摘得很干净啊。

  崔耕当然也对梁波恨之入骨,但只要一动他,势必就得和武三忠刺刀见红。再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还没必要这么做。

  五天后,崔耕和武三忠一起,带着全广州的文武官员,出城三里,迎接侯思止。

  按照朝廷制度,道级官员有事则设,无事则废。通常情况下,一个道只有一个道级官员,或者干脆没有。

  如今的岭南道可好,先是武三思和武承嗣为了独享皇帝姑母的宠信,把武三忠赶出了长安城,在不应该设置安抚使的岭南道,设置了一个安抚使。

  狄仁杰为了避免崔耕被武三忠报复,提拔他为岭南道肃政使。

  这安抚使和肃政使有了矛盾,朝廷又派下来了个罢黜使,判断谁对谁错。

  最后,一个岭南道竟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一道三使”的局面。

  广州城的官员们头顶上无缘无故地多了三个婆婆,这三个婆婆还彼此对立,真是前所未有的苦逼。

  大家尽管跟着崔耕和武三忠出了城,但谁也不敢离着这二位任何一个太近,唯恐被另外一个误会。

  若离得二人一边近呢?又怕给新到的罢黜使留下坏印象,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所以,现在是武三忠和崔耕站在队伍的最前,身后三四丈杳无人踪。

  ……

  此时,侯思止还没抵达。

  武三忠望着身旁那个过分年轻的脸庞,再想起自己的惨死的儿子,一股无明业火涌上了心头。

  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他不由冷笑道:“崔二郎,你出身上商贾还想和我这个皇亲国戚斗,实在是自不量力!你且莫要得意,你等着,本官一定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武三忠这已经是挑明了仇隙,刺刀见红,不再藏着掖着了。

  “皇亲国戚?在哪呢?”

  崔耕先是举头望天,又往左右四下里寻么,疑惑道:“天上没挂着,这个草堆里没有,那个水坑里也没有。武安抚使,你是不是看错了?”

  这话也太气人了,皇亲国戚又不是草堆里的虫子,水坑里的蛤蟆,他这是往哪找找啊!

  武三忠气急败坏道:“崔二郎,休逞这种口舌之利!本官身为皇亲国戚,当今大周陛下乃我姑母,当朝两位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