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5章 忠佞换立场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我真是肝肠寸断,痛不欲生。不行,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官府一定得把此案查得个清清楚楚,将凶手捉拿归案。”

  李元不屑道:“拉倒吧,说得好像你认识柳剑川似的。你在越王面前说老实话,你在柳剑川生前,跟人家说过一句话吗?”

  崔耕也满腹狐疑地看向柴碧儿。柴碧儿微微摇头,看来这王元琰跟柳剑川确实没啥交情。

  然而,王元琰的脸皮真是厚,理直气壮地道:“我虽然不认识柳剑川,但我仰慕柳剑川的为人,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兄弟看待。这……这叫什么?对了,今日之事,我叫仗义执言,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叫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怎么还一套一套的?”李元不耐烦地打断,道:“行了,莫装正人君子了,我看你分明是趋炎附势,想拍越王的马屁!”

  “我拍越王的马屁?你还拍张说的马屁呢!”

  “哼,本官拍张相的马屁?听这话的意思,好像王御史你登张相的门登得少了似的。你自己扪心自问,咱们俩,谁以前以张相的走狗自居?”

  ……

  就这样,双方唇枪舌剑,斗起嘴来,听得崔耕云里雾里。

  他既觉得这两个人的对话大有深意,又感觉这两个人的立场实在是莫名其妙。

  李元是史上有名的清官,却在柳剑川的案子上说了一番歪理,就是不肯认真查案。

  王元琰虽然在历史上没什么记载,但是从崔隐甫有把握让他当绿头龟这件事看,恐怕这位的骨头不怎么硬。但是现在,他却在帮自己仗义执言。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崔耕不明内情,但事情的发生,是有其内在的逻辑的。

  就在刚才,李元见了一个人,其人正是当朝宰相李林甫。

  在后世之人看来,李林甫是大大的奸相一名,其人口蜜腹剑,说出的话一个字儿也不能信。

  但当世之人,大部分并不那么看。

  废话,大家都对他有了防备,他还怎么害人呢?

  事实上,李林甫在现在的名声虽然不算多么好,也不算多么差。他真正的声名狼藉,是在把政敌全部斗倒,大权独揽之后。

  现在的李元见李林甫来了,就让刑曹主事卫笑先行一步,去柳家查案。自己则把李林甫让进了大厅,问他来意如何。

  李元既是入相的热门人选之一,又是张说一系的人,李林甫的目的,当然是让他当不成宰相了。

  当时,李林甫就直言道,李京兆您知道不知道,陛下为何久久不立相吗?现在韩休老相爷也年老致仕了,朝廷的宰相班子,就剩下我、张嘉贞和张九龄三个人,任务很重,急盼着有人分担啊!

  李元的眼光顿时有些热切,问道,为什么啊?

  李林甫道,说起来这事儿有些不大光彩。我为了得知陛下的真正心思,贿赂了大内总管程元振。程元振告诉我……陛下的意思是……任由大家竞争,谁要是忍不住勾结崔耕了,那相位就甭指望了。相反地,谁越是和崔耕划清界线,朕就非把宰相之位给他不可。

  谎言的要诀在于九真一假,前面的话都是真的,最后那句话李隆基却没说。

  但李元一听就信了,问李林甫,李相告诉我这个消息,究竟是什么打算呢?

  李林甫说,本相一直仰慕李京兆的为人,一直希望和你共为宰相,守护这大唐的万里江山。现在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你……而柳剑川的案子,又牵扯到越王崔耕,具体怎么做还用本相教吗?你好自为之吧!

  说白了,李林甫使的就是借刀杀人之计。

  固然,李隆基非常讨厌和崔耕走得近的臣子。但是,若李元因为此事,彻底惹恼了崔耕,越王一怒,他就更别想当宰相了。

  李元却没识破李林甫的诡秘心思,他听完了连声道谢,若有所思,所以才发生了刚才的事儿。

  至于说王元琰是怎么来得呢?

  这事儿就跟李林甫无关了,是他自己自发来的。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