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8章 真源会美人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才有机会逃脱。”

  张谓?

  崔耕略一思索就明白,这位的身份也不简单。在历史记载中,张谓曾经官至礼部侍郎,主持过多次贡举考试,门生故吏遍天下。

  最关键的是,其人的诗才相当不错。《早梅》一诗,千古之下,都被人赞叹不已。

  其文曰: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崔耕笑道:“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元先生的朋友,定然是极好的,要不然,咱们一起走一趟真源县?”

  张谓自然也早就看出了崔耕的不凡。

  这年头的科举考试不糊名,有达官贵人的支持和没达官贵人的支持,完全是两码事儿。

  张谓微微一抱拳,道:“那张某人就舍命陪君子了。”

  ……

  ……

  原本崔耕等人以为,那伤疤大汉既然放下了狠话,华南金的手下肯定得图谋报复。一路行来,加了几分小心。

  然而,直到县城内,都是完全风平浪静。

  真源县对崔耕来说,算是穷乡僻壤,但那得分跟谁比。其实,在普通县城中,真源县算相当不错了。

  真源县乃道家圣人老子的故乡,而大唐皇室又认了老子为祖宗,所以,大唐朝廷对此城很是修缮了一番,连真源县令都是五品下的品秩。

  城内大概有一万来人,对一般人来讲,称得上“繁华”二字。

  此时天色已晚,城里马上就要开始宵禁,众人先找了间客栈住下。第二天吃罢了早饭,才抖擞精神,往薛瑶英租住的宅子方向走来。

  还没到目的地呢,就见前方的人头涌动,摩肩擦踵,比赶庙会还热闹。

  怎么回事儿?

  元载在真源县停留的时间不短,一眼就看见了个熟人,招呼道:“呃,这不是张子白张兄么?”

  “元兄!”张子白微微一抱拳,面泛喜色,道:“我听说华南金派人找你的麻烦,如今看来,元兄还是安然无恙,真是可喜可贺。”

  元载道:“先别说这个了,眼前这么多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张子白惊讶道:“怎么?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又怎么敢回来真源县?”

  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元载的心头,道:“什……什么意思?这事儿还跟我有关?”

  张子白叹了口气,道:“元载兄,你和薛小娘子的事儿,恐怕是成不了啦。今天这场大热闹,就是因为薛小娘子。”

  “到底怎么回事儿?”

  “你还记不记得,当初你为了追求薛小娘子,写了一首诗。”

  “记得啊,当时我写的是:舞怯铢衣重,笑疑桃脸开。方知汉武帝,虚筑避风台。呃……这首诗写的不错啊,薛小娘子一见此诗就连声赞叹,将我引为知己。”

  “嗨,坏就坏在这首诗上啦。”张子白苦笑道:“你想啊,你把薛小娘子写的那么好,简直能跟古之赵飞燕想提并论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