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8章 三妹报恩忙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这个道理!乡间大豪的一句话,胜过本王的千言万语。但是,你刘三妹的一首歌,又胜过乡间大豪的千言万语。若是你把此事改成歌儿,柳州打井之事不就一下子推行下去了吗?”

  “那妾身想想。”

  刘三妹凝神细思,不消一会儿,就开口轻唱道:“柳州本是龙君地,无人敢去开井门。崔王施法镇龙君,请来外乡打井人。从此尽饮甘甜水,吃水莫忘崔王恩。”

  尽管有些宣扬封建迷信,尽管有个人崇拜的意思,但此歌一开始传唱,柳州百姓们定然就不会为旧有观念所困,这事儿就算解决了。

  崔耕高兴地道:“你瞅瞅,这不就成了吗?本王代柳州的百姓们谢谢你。”

  “不,应该是妾身代百姓们谢谢王爷才是。”刘三妹深深一福,道:“若是让妾身干类似的事,您那什么“乐教”之职,妾身接了。”

  “那就好。本王新成立的这个衙门叫“民乐司”,民乐司之首为乐教。三妹你可要多收弟子,尽快把民乐司充实起来。就暂时定额……五百人吧。”

  “这么多?”

  “多乎哉,不多也!”崔耕心里高兴,得意道:“有着五百人在手,我倒要看看,岭南怎么能再出一个欧阳倩!”

  事实上,崔耕对刘三妹的期许,绝不是表面上说得那么简单。他对刘三妹的期许,是自己的宣传部长。至少,也得是柳州附近十三州的宣传部长。

  从汉朝至清朝,官府上一直解决不了皇权不下县的问题。地方秩序,或者靠士绅,或者靠土豪。

  这些人不仅掌握了部分的司法权、税收权,甚至还掌握了全部的舆论。他们与小史联手,朝廷出的任何政策,都会成为他们敛财的工具。而这黑锅,却完完全全由朝廷来背。

  在这附近十三州地区,汉蛮杂居。蛮人对官府,更有一分天然的不信任在,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有了刘三妹领导的民乐司就好办了,她们可以把官府的各条政令,各种政策,以民歌的方式传扬出去。

  刘三妹本身就是蛮人,在蛮人百姓们中声望甚高。百姓们又对民歌喜闻乐见,必然对歌曲得内容深信不疑。

  另外,这十三州又流行对歌,可以借着百姓们的歌声,对政策进行反馈。稍微加以整理,就是一个巨大的情报来源。

  有了这些措施,地方大豪的不法事就不容易遮掩。暗中形成欧阳倩这种大老虎的可能性,就着实不大了。

  刘三妹却对崔耕的话有些奇怪,道:“怎么?妾身还能对付欧阳倩?”

  “呃……本官说得不是现在,而是预防。对了……”话说到这,崔耕灵机一动,道:“过几天,就是欧阳倩的七十大寿了,你动员一些擅歌之人,做些准备……”

  崔耕简要地将自己的想法介绍了一遍,又最后叮嘱道:“注意保密。”

  “晓得了,妾身没那么笨。”刘三妹白眼一翻,俏立无双。

  然后,又觉得此言有些撒娇之意,着实不妥。她脸色微红,道:“那什么……没什么事儿的话,妾身告退。”

  “去吧,去吧。”

  ……

  ……

  都准备好了,五日后,崔耕带着宋雪儿等人,和林强一起,往始安县的方向而来。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