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52章 献计还送钱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道州的人全是矮人,他实在选不出来最矮的,所以就没办法上贡矮奴。”

  邓则山模模糊糊地好像意识到了点儿什么,道:“恐怕……不完全是这么解释吧?”

  “当然这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说,道州之民皆矮,那么……陛下是要以民为奴么?”

  “这么上表,陛下能不生气?”

  “陛下德行深厚,当会允准。不过,龙刺史担心风险也没关系,我还有后招……”

  然后,崔耕将自己的暗地里的计划,简要的介绍了一遍。

  事实上,对于崔耕来说,这次是一次故技重施。按照历史的记载,二十年后,有一个叫阳城的人,继任为道州刺史。

  他发现了道州这条陋规以后,坚决反对。并且上书李隆基,要求撤销道州进献矮奴的义务。

  理由主要有两条:第一条,在唐朝之前,道州从未有进献矮奴的记载。第二条,就是这个似软实硬的理由了。

  李隆基爱惜羽毛,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

  当然了,龙有彰可没阳城骨头硬,未必就敢这么干。所以,崔耕又原创了一个法子。

  在历史上,阳城做成此事后,道州百姓奔走相告,兴奋异常。为了不忘阳城的恩德,他们把新生之男儿,多取名为“阳”。

  此事更是轰传天下,白居易听说此事之后,专门写了一首诗记述: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别离,翁哭孙母哭儿。一自……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父兄子弟始相保……仍恐儿孙忘使君,生男多以阳为字。

  此诗全名《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现在,崔耕把此诗略作修改,交给了龙有璋。

  李隆基为什么乐意看到人们献祥瑞?还不是皇位不稳,想证明自己天命所归吗?

  但是,再好的祥瑞,哪有万民称颂来得实在?

  龙有璋按照他设想的,向朝中某位大臣行贿,让人偷偷将这首诗给李隆基看,说是自己准备事成之后,赞明主功德的。

  李隆基看了之后,龙颜大悦,这事儿就相当于加了一道双保险。作为当世人的龙有璋自然也就简在帝心了。

  至于说向谁行贿?姜皎啊,这厮跟王皇后走得甚近,又非常贪财。见了这等毫无风险,又大为露脸的事儿,焉有不欣然领受之理?

  待崔耕掰开了碾碎了,把这番道理跟邓则山一说,他也心动了,道:“如果此计能成,您真是功德无量了。我道州百姓,必定生生世世不忘您的恩德。敢问……您能否赐下名号?”

  咳咳~~

  梅三发赶紧出声音阻止。

  崔耕叹了口气,道:“某身份尴尬,却是不必留名了。非但如此……”

  说着话,崔耕从袖兜中掏出来一叠聚丰隆银号的钱票,道:“这里总共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