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5章 子仪心思动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命还是在咱们吐蕃这一边。”

  司秦海是韦乞力徐尚的心腹,说话没什么顾忌。挠了挠脑袋,道:“不是末将长他人的威风,灭咱们自己的士气。就算王海滨死了,这不还有什么大唐双耀吗?这二人不仅杀法骁勇,还智勇双全,险些有几百人破了咱们的十万大军。大相您是不是高兴得早了点儿?”

  “一点都不早。”韦乞力徐尚眉毛一挑,意味深长地道:“本相可以肯定,不管咱们此战胜败如何,王海滨一死,大唐双耀也活不了多久了。”

  ……

  ……

  这边郭子仪和张守却不知韦乞力徐尚的预言,现在他们正在渭源县梁家庄内休整。

  没错,就是梁家庄。

  一来,此地背后就是大山,跑路方便。二来,此地存着当初缴获的吐蕃辎重,粮草问题上不用担心。

  所以,在接下来的半个月的时间里,崔耕等人就在梁家庄内栖身。并且派出斥候,探听外面的消息。

  不出预料地,断后的王海宾战死沙场。吐蕃人又分出五万大军,与原来的残兵败将一起,守住了长春谷。

  李隆基数次派出军队猛攻长春谷,都无功而返。现在吐蕃人士气极旺,以为必能取胜,甚至活捉大唐皇帝。

  梁家庄内。

  崔耕往郭子仪和张守的脸上看去,沉声道:“如今能力挽狂澜的只有咱们了,二位敢不敢再干一票?”

  “再干一票?”郭子仪道:“你是说……咱们再乔装改扮,夜袭吐蕃大营?不好吧,人家败了一次,能不有所准备?”

  崔耕道:“你得这么想,在吐蕃人看来,咱们冒了一次险,又岂敢再冒第二次险?所以,吐蕃人的准备是肯定有的,但内心之中,未必就把咱们当一回事儿,这其中未必就没有可乘之机。”

  张守沉吟了一下,道:“嗯,有搞头儿。若与吐蕃大将易地而处,我也会以为,咱们肯定已经远彪万里了,绝不会想到,咱们还要故技重施。”

  崔耕高兴地道:“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咱们这次是三千多人,可不是之前的六百人,定能给吐蕃人一个大大的惊喜1”

  “之前……”郭子仪重复了一句,脸现黯然之色,道:“之前要是朝廷早点发兵,王节度也就不用战死了。”

  “呃……”

  崔耕和张守面色才沉凝,无言以对。

  在张守的想法里,朝廷贻误战机,这事儿干的的确不怎么地道。但他在军中久了,见的龌龊事儿多了,对朝廷的做法儿倒说不上多么愤慨,所以不愿意说些泄气话。

  崔耕则心中暗暗有了一丝欣喜,郭子仪有如此想法,自己的撬墙脚大计,就有了指望。

  想想也不奇怪,郭子仪今年才十六岁,阅历不广。刚加入朝廷大军,就亲身经历了此等龌龊事,那三观能不受到巨大的冲击吗?

  最终,他叹了口气,道:“待咱们立下了大功,就可以上表,为王节度申冤报仇了。想必,陛下再受人蒙蔽,也不会一直偏听偏信,让忠良含冤吧?”

  嘴里这么说着,崔耕心里却想道,世上之事哪有简单?莫管此事别人是怎么劝的,最终的拍板决定是李隆基下的?若不是实在被逼得没办法,李隆基会主动认错?那怎么可能?

  郭子仪啊,郭子仪,咱们走着瞧,令你大失所望的事儿,还在后面呢!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