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3章 数策定西南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仲巴杰的错啊!”

  玛祥仲巴杰好悬没气晕过去,道:“挑拨,我挑拨个屁!明明是李知古要改土归流,你们诸蛮部不服,才和我们吐蕃勾搭上,破了姚州,拿李知古祭天。一切都是蛮部和唐人之间狗咬狗,我们吐蕃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他这话,才是姚二州蛮族叛乱的真相。也正是因为如此,崔耕没什么给李知古报仇的意思。

  但是,如今汉蛮之间要重新合好,这真相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

  崔耕对他的话视若无睹,对孟则常等人道:“虽然尔等杀李知古,是因为吐蕃人的挑拨,但是,李知古总是你们杀的,总不能空口白话,就把这篇儿揭过去吧?”

  “我……我们……”

  孟则常心思电转,道:“我们三部,愿各出三百人,加入越析部,以赎前罪。”

  爨士龙和乾干达齐声道:“好,就依孟鬼主所言。”

  三部三百人,就是九百人。整好是越析部可以吞下,又不会噎着的程度。

  说白了,于赠要是和波冲的关系真的非常好,至于在波冲死后,无法统合越析部吗?相应地,他为李知古报仇的心思,绝没表现的那么强烈。

  于赠原来答应郭仲翔袭姚州,一方面,是确实咽不下这口气,另一方面,还是想立下奇功,得到大唐的支持,重振越析诏。

  有了这千人的补偿,他顿时心满意足,道:“除此之外,尔等还要给李都督厚葬,并且各部都要披麻戴孝。”

  “没问题。”三人齐声答应。

  崔耕道:“难得于公子对我大唐都督如此知恩图报,本王准备上表,封于公子为越析国王,越析州刺史,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于赠闻听此言,顿时眼前大亮,道:“多谢冀王,愿为冀王效死!”

  大家为什么称于赠为“公子”,而不是“国主”或者“诏”,还不是因为越析诏大部分投了南诏,他称不上真正的越西诏之主吗?

  但是,如今有了大唐的背书,他这个越西诏之主的身份,就名正言顺了。

  “恭喜于国主!”

  “越西诏重立,实在可喜可贺。”

  “于国主年少有为,越西诏定然兴旺发达。”

  ……

  一时间,大家齐齐道贺,于赠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

  但南诏国相张建一,却不由得暗暗叫了一声“苦也”!大唐封于赠为“越析国王”还可以忍受。但“越析州刺史”?整个越析州就在南诏国境内啊!

  毫无疑问,大唐已经改变了扶植南诏对抗吐蕃的对策。改为扶植越析诏,给南诏添堵了。

  那南诏是不是就能改投吐蕃对抗大唐呢?小规模的勾搭可以,真正的求助……如果大唐是一头大象的话,吐蕃是一头饿狼。不到生死关头,绝不可行!

  张建一暗叹道:从此南诏多事矣,这崔耕崔二郎的手段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崔耕手段,可不止这么一点儿。

  待人们的道贺声渐低,崔耕双手虚按,道:“三位鬼主,你们对我越西诏是有个交代了,对我大唐是不是也要有个交代呢?”

  三人齐齐跪倒在地,道:“吾等愿在此立誓,尊冀王为蛮王,今生今世,永不背叛!”

  崔耕摇头道:“拉倒吧,本王又不可能在蛮帮久留,光一个蛮王的虚名有个屁用?”

  “那依王爷之见呢?”

  “尔等三部各出一百人为本王亲卫,自备马匹兵刃。另外,其他各部按各部人数,共分担七百人的名额。这样,本王就有一千的蛮人亲卫了。记住,这些人必须为族中亲贵之子,甚至是尔等的子女。”

  爨士龙着急道:“蛮王这是要收质子么?”

  “可不是质子那么简单。”崔耕眉毛一挑,道:“还有最后一条:不为本王亲卫者,不得为各部鬼主。如违此令,各部……共伐之!”

  “这……”

  三部首领闻听此言,心里都闪出一个念头:崔耕这是要掘诸部的根啊!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