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6章 佛子与魔徒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不算什么。但是,与此用时,他并未想从我这换点什么,这就是无心之善,非常可贵。”

  “无心之善?那别人也宣称不想换东西,你也拿佛宝给他?”

  “宣称是宣称,事实是事实。”崔耕道:“这样,我送大家一副对联,你们就明白了: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这对联出自后世蒲松龄的《考城隍》,非常有名。

  在大唐年间,佛家的因果报应学说,在便于人们理解方面,还做的非常粗陋。

  崔耕将这后世的名句一拿出来,对于一般人来说,简直有振聋发聩之感。

  “好,崔大师真有道高僧也。”

  “什么叫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现在算是见识了。”

  “今日能聆听崔大师的教诲,某真是幸何如之啊。”

  ……

  在人们的赞叹声中,那富商灰溜溜地下了高台。

  然后,崔耕趁热打铁,又讲了几个佛门小故事,大体意思,都是心诚则灵。

  比如某贪官死后受审,阎王却说他应该投生一个富贵人家。那贪官就奇怪啊,我这辈子没干啥好事儿,为何下场如此之好呢。那阎王就说了,因为你曾经写过一份奏章,要求朝廷不要增加盐税,全无私心。单这一件事,就抵消了你全部的罪孽还有富裕。那贪官说,可是,我那奏章朝廷也没准啊。阎王回道,朝廷若是准了,你下辈子就该封公封侯喽,又何止是投胎富贵人家?

  再比如,某妇人不知如何念佛,有人戏谑她,就说念“棒槌”就是念佛了。于是乎,那妇人就一直念“棒槌”。念了三十年之后,竟然有佛陀下降,接她白日飞升,进入西天极乐世界。

  ……

  几个小故事讲完,百姓们对心诚则灵理解的更加深刻。

  崔耕这才看向那失去了女儿的妇人,道:“你现在明白了吧?若有和尚以钱财的多寡,衡量对佛是否恭敬,那就是魔王波旬的弟子假扮的。若是以心意的多寡,来衡量是否对佛祖恭敬,那就是真佛子。”

  那妇人满面羞惭,跪倒在地,道:“民女错怪了大师,还请大师恕罪。只是……现在有魔王的徒子徒孙,占据了奉德寺,不知崔大师,准备怎么做呢?”

  崔耕等的就是这句话!

  奉德寺乃是新罗佛门护法神异次顿的道场,连金乔觉都不愿意直撄其锋。

  他刚才费劲力气,调动人们的情绪,树立自己的权威,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号召百姓们,造成舆论,帮那个小女孩报仇雪恨吗?

  当即,他豁然而起,慨然道:“某要往奉德寺一行,把魔王的徒子徒孙揪出来,为那可怜的小女孩讨回公道!你们……谁愿意跟我来!”

  “我愿意!”

  “愿附骥尾!”

  “杀魔子魔孙啊!”

  ……

  不得不说,奉德寺的和尚们干的这事儿太缺德了,犯了众怒。而崔耕现在的号召力,又太强了。

  当即,百姓们群情激奋,踊跃参加。

  金乔觉却觉得不是事,轻扯了撤崔耕的袖子,道:“崔先生还请三思,这奉德寺……不好惹啊。”

  “不好惹也得惹,若奉德寺内的妖僧不除,百姓怎么可能倾慕佛法?佛法怎能大行于世?”崔耕盯着金乔觉的眼睛,道:“某心意已决,事到如今,你究竟站哪边儿?”

  “我……”

  “传播佛法”一下子就点中了金乔觉的死穴。他一咬牙一跺脚,道:“崔先生不愧是高僧大德转世,为了弘扬佛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弟子不才,愿意护法!”

  “好,王子殿下且放宽心,我不会让你难做的。”

  然后,崔耕抖擞精神,带着数万百姓,往奉德寺方向而来。金乔觉也赶紧派人,通知了官府,以防万一。

  闹了这么大动静,奉德寺内的和尚们岂能不知?

  崔耕来到寺前,但见八百僧兵各持兵刃,弓上弦刀出鞘,摆开阵势,已经等候多时了。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