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1章 工资标准和物价(求票票求订阅)_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直不怎么高,所以族人们种植的兴趣也不大,再加上玉米开始进入族人们的视野之后,他们明显的发现同样大小的地块,玉米的产量要比小麦高出很多,对于小麦的种植兴趣就更低了。

  因此小麦在汉部落虽然每年都种,但是种植量十分稀少,目前主要还是以科学培养驯化为主,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这样一来汉部落也就更没有多少小麦库存了。

  毕竟物以稀为贵吗,所以小麦的定价才会那么高。

  至于大米和小麦这种东西,为什么还要分为带壳和不带壳的几种价格,主要是因为汉部落收税方式,罗冲规定的农税,必须上缴的全是带壳的谷子。

  事实证明,带着壳的谷子明显要比光秃秃的大米保存的时间更长,而且根据罗冲前世的经验,收到仓库里库存的粮食基本上也都是带壳的,当然那种经过加工,用标准编织袋装的精米不算。

  机械去壳抛光过的那都是要拿出去卖的商品,而罗冲说的那种库存的谷子,则是国家的战略储备粮食,全是为了应急用的,一切目的都以保存的时间更长来定。

  这个粮食的价格定的不算高,但是也不低,因为基本上一斤粮食的底价都在一角钱左右,这样当出现买一碗米饭的时候,就可以支付三文到五文之间的价格来交易,也就是粮食的成本加上火工和服务费,而把价格控制在几文钱的时候,买卖双方也有零钱可以找,不至于出现买不起,找不开这种尴尬的局面。

  有了这个粮食的价格标准之后,其他的东西就可以根据粮食来换算了。

  就拿布匹来说,先计算出每平米需要多少原材料,算出原材料的成本,然后再加上人工费,比如现在汉部落的一名女性纺织工,每天可以织出两米宽十米长的布,而这个人一天的工钱,首先要能保证三餐吃饱,还要稍微多出一些用来补贴家用,可以算半个人的饭钱,那么这个人一天的工钱就要够她吃饱五顿饭。

  然后再把这个原材料成本,加上人工成本,最后再加上一定的盈利,这个总和差不多就是布匹的出厂价了。

  之后的零售环节,还要再此基础上加上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店面租金和雇员的成本,再加上零售商的利润,最后就出现零售价了。

  这个价格并不是罗冲来定的,而是要市场自己去定,因为环境,甚至天气的影响,每次收材料的价格肯定会有浮动,工人工资不变,但是根据零售点距离厂家的距离不同,产生的运输费用也会不同,这一点任何时代都不会变,离着货源越远,零售的价格就越高。

  其他的东西也是同理,比如采盐业,工人工资的成本,再加上运输的成本,最后除以产量,再加上一部分的盈利,最后就能得出零售价。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部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