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8章 滔天怒火_史上最稳太子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天不过刚蒙蒙亮,一辆马车驶离承乾宫,向秦淮河畔一座军营前进。

  出了京城,朱标掀开车帘,再度望了望身后的那座城池。

  此时的朱标双目有些通红,眼内有着一些血丝。

  当知道今天由他来主持东征倭国的仪式之后,这一晚,朱标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安心入眠。

  他想到的太多。

  尤其是这座自己触手可及的城池,更一度让朱标有些难以自抑。

  这座城池,现在叫应天,他还叫金陵,在五百多年以后,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南京。

  在五百多年以后的时空中,有一场灭绝人性的屠杀发生在这里。

  每当想到这里,朱标都感觉到身子有些发冷,一股股寒意从他背后升腾而起,不是害怕和畏惧,而是三十万同胞的罹难令他感到沉重。

  更让他难以压抑的是胸膛当中满腔的怒火。

  不单单是这三十万人的血债,自侵华伊始,此类畜生行径就从未中断过。

  旅顺大屠杀,七三一部队,三光政策等等,哪怕一个不知道历史的人,对于这些,总该有所耳闻。

  华夏大地,血流成河,漫漫山河,尽被鲜血所染。

  而今日,有了一个提前将这些扼杀在萌芽都不算的机会出现了。

  哪怕后世的帐记到了这个时代不对,可是,在这个时代,这倭国与中华之间,一样有着血仇。

  并非朱标夸大之词,实际上,这几日以来,朱标命人将洪武建国以来,倭寇侵略的种种记录整理了出来。

  看到这些,朱标都不禁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因为这些倭寇每到一地的种种行为,和后世侵华之时,并无二致。

  甚至就算是事后的态度也是出奇的一致,在后世,所表达最好的态度不过是鞠两个躬罢了。

  更多的时候,是不承认,是对历史的涂改,是对幸存者身上遭受困难的漠视。

  而在这个时候,一样如此,老朱最先派遣使者入倭,还没见到人,使者便惨死在所谓的“盗匪”手中。

  随后,即便是见到所谓的倭国那些执政者,也一样是这样一种厚颜无耻的态度。

  最后,索性更是撕破脸皮,洋洋得意的表示,你大明尽可来攻打,他早已备好一切。

  怀良亲王更是在信中直言“相逢于贺兰山前,聊以博戏”。

  故而,朱标明白,对于这样一个骨子里透着卑鄙,性格里充斥着无耻,完全不要脸皮的一个国家,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武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而如今的大明,不凑巧,手中正好有着这样一支百战之师。

  此时的朱标亦是看到停泊在秦淮河两岸的战船,一艘连着一艘,压根看不到尽头。

  且这还只是部分,如今在长江岸边,还有着数之不尽的战船,战船上还有着密密麻麻的火炮。

  全是陶成道最新改良出来列装在战船上的。

  这样的战船,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