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章 加担子_我在年代文里边学习边吃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苓先尝试着进行药物分析和有效成分的分离,然后根据每种合成药物的来源,返璞归真。

  高中低级的抑制药剂最大的区别就是所涵盖的克制菌株范围不同。

  随着时间和基因的演化,或许还有古老病毒的复苏,菌株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但目前,对抑制范围的要求,显然没有后世那么高,因为一些病菌甚至还没有自然合成。

  所以云苓的核心工作就是寻找可替代药物,降低初级抑制药剂的猛烈药性,以适应病人虚弱的身体。

  在哺乳动物的样本实验中,她初步筛选出一部分抗菌药物成分,此时外界的时间已至天明。

  云苓将几排试管及培养皿分别归置到恒温器和微生物试验箱中,简单总结完实验成果,这才离开了系统实验室。

  今天上午的安排是跟随副队老师去查房,一共分为两组,云苓和乔瑞雪两个学生各一组。

  亲眼见到患者,正好方便她复制病体数据存入资料库,到时分析病情就可以更加详细精准。

  岳鸿进自然被拦在了病房外,云苓也没有丝毫不放心,说到底,在西南军医院,还有什么地方能比这位的病房更安全?

  来之前便有猜测,既然身份保密,那必然是某位级别高的首长或领导。但她见到本人后还是不免惊异,这位领导可是在报纸和电视上都露过面的重量级人物。

  而且对方好像还认识她?

  “你们医疗队里难得见到这么年轻的同志,刚才是一个,如今又一个,这可都是咱们国家未来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杨老同志躺在病床上,神色轻松,看起来非常乐观。

  他虽已过花甲之年,但给人感觉仍是宝刀未老、神采奕奕,这样的治疗态度往往是医生最希望看到的。

  带队的虞老师笑笑,顺口介绍了一下云苓:“云同学是咱们学校第一,而且刚入学就以所有笔试全科满分的成绩轰动全校。”

  或许在学校天大地大,考试最大,但谁都清楚,好的医学人才未必等于好医生,成绩优异却未必能适应临床。

  估计正是如此,收到上面暗示的学校才会果断放开对她的培养标准,给予她院内实验室的所有使用权,并有意引导她走科研人才的方向。

  甚至有可能,校内的大部分老师同学,都对她存在这样的误解。

  不过云苓倒是乐在其中。

  在下乡之前,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确实是她前十七年至高无上的人生理想;但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中,逐渐通晓未来,她更愿意成为那个开拓先行的探路者。

  于她而言,其实二者工作不分高低,更不论渺小与宏大,只是单纯的选择不同。

  云苓微微鞠躬问了个好,只腼腆一笑,并不希望大家的关注点在她身上停留。

  虞老师依照流程检查完毕后,正要出门,便听到老人说:“小同学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