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州动向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远解释道,“一般地来说,如果犯官是孜身一人的,更容易畏罪自尽,那些有妻儿的,反而会越加珍稀性命。李达生前应该是妹妹、妹夫在一起的,在那种情况下,是很难心生死志的,跟着他们二人一起逃亡才是正常的现象。”

  杨清源随口问了一句,“对了!死者身份确认是李达了吗?!”

  “确认了!有腰牌凭信为证,也没有易容化妆的痕迹,确认是李达本人无疑。”

  杨清源倒不是对于李达的身份有什么怀疑,只是对手可能是罗网的人,多一分谨慎总是没错的!

  现场太简单了,没有太多的存疑之处,即便是杨清源和狄知远也没能看出什么可疑之处,现场最可疑的,就是这掌库李达的死。

  “传令,越州下属各州县,通缉李娟、牛五!”

  “是!”

  李达死了,其妹、妹夫跑了,那么银库的线索便又断了!

  杨清源和狄知远来到了后门的泥地之上,这后门与宅子的前门不同,前门的地面也铺有石板,即便是走过也不会留下的明显的足迹。

  而后门处,乃是普通的泥地,没有经过修葺,泥地之上留下了李娟和牛五的足迹。

  但连绵的梅雨已然将足迹冲刷得模糊,好在大理寺的察豪司的捕快以及拓下了脚印的大小。

  杨清源没有使用任何轻功身法,只是一脚踩了上去,随后便发现问题。

  这些脚印不该留在这里。

  虽然这地面是泥地,但是其泥泞程度,远不到杨清源估计的程度。

  正常踩在上面,虽然会留下清晰的脚印,但是这个脚印不深。

  从李达死亡的时间来推断,此时距离李娟夫妇离开,已经有三个时辰了。

  这三个时辰之内,山阴郡的雨不曾停下,三个时辰的雨水冲刷,这种程度的脚印根本不可能如此完整的保留。

  在看完脚印之后,杨清源二人返回了屋中,“耿城,李娟周围的邻居可曾走访调查过?”

  “大人,都已经问过了,李娟一家原本不是嵊县县城中人,大概是在三个月前,从乡下搬到嵊县来的。他们搬来之后,平日也不太和周围的邻居来往,只知道牛五是个木匠,李娟的哥哥在越州刺史府当掌库,别的就不太清楚了!”

  “嗯?!你是说,邻居知道,李娟的哥哥是越州刺史府的掌库?”

  “是!”

  杨清源微微诧异,继续询问道,“这李娟在邻居之中可有相熟之人?!”

  “额……这好像是没有,李娟一家向来深居简出。”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是深居简出,不与邻居来往,为什么周围的邻居会李娟家中的情况。

  知道牛五是个木匠倒是勉强能理解,说不定牛五做木工时被邻居看到了。

  但李娟的哥哥是越州刺史府的掌库,这个消息,邻居是怎么知道的?

  李达常年在山阴府城生活,即便是偶尔休沐之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