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业余玩票_重生铸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锵几个人在一边听着,也彻底打消了‘等姓赵的唱完,再奚落他一通’的想法。

  这个念头,太可笑了。

  即便没有背景伴奏,仅仅听清唱,歌词和旋律就已经证明了这首歌的质量。

  符合周媛媛的短片,这点毋庸置疑,只要脑子没坏的人,都不会在这上面再做文章。

  更关键的是,这首歌的意境非常好。

  它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坚持梦想,崎岖奋斗不息的故事。

  最难得的一点,这首歌听起来,并不悲伤。

  人比人要死,货比货得扔。

  甄寒锵为周媛媛写过一首歌,周媛媛听了之后,说很好听,但并没有采用。甄寒锵拿这首歌去请教他的老师,一个业内比较有名的乐评人。

  对方听完后,认为他这首歌有两个大问题,一是太过于悲伤,二是无病呻吟。

  “励志不是绝望,而是在困境中,始终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说白了,要激励人。你这个歌听了,人家只会了无生趣,觉得相死。”老师的这番点评,甄寒锵记得很清楚。

  后来他又修改了一边,改成了轻松的曲风,结果老师一听,又笑了。

  第二稿是不绝望了,可又太跳脱,完全感受不到奋斗中的苦难,倒是更像一首闹腾的DJ舞曲,适合在迪吧里放。

  老师最后说‘这也不完全是能力的问题,你还是太年轻,从小到大过得太顺利了,生活阅历不够,写不出动人的东西也正常’。

  而赵泽君的这首‘最初的梦想’,曲风活泼却不轻佻,即写出了人生要经历的磨难,又对未来充满着希望,略微急促的唱法,更是有种催人奋进的感觉。

  作为年轻人,听上去非常有共鸣感。

  甄寒锵现在有些相信在录音棚里唱歌的这个同龄人,真的是‘赵总’。一般的大学生,没有生活阅历,写不出来这样的东西。

  赵泽君唱完一遍,摘下耳机从录音室里走出来,一出门,就看见周媛媛和三个男生满脸兴奋的望着自己。

  “怎么……”

  不等他说完,甄寒锵迫不及待的问:“赵……赵同学,有伴奏吗?放来我们听听。”

  “歌词旋律行不行?”赵泽君问周媛媛。

  周媛媛抿着嘴,含笑望着赵泽君,“我真是找对人了。”

  “刚才不好意思啊,我收回我刚才的话,这首歌棒极了!”甄寒锵也说。

  “其实也不是我原创。”赵泽君笑笑说:“这是改编,原曲是一首RB歌,叫做‘骑在银龙的背上’。不会有侵权问题吧?”

  理论上是有的,实际中,真没有。

  除非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才有一定可能被RB方面原创者得知。

  知道了,也未必会告,就算告,也未必告得赢,就算告得赢,后续处理也非常麻烦。

  总而言之,侵权这种事在国内到处都是,遍地开花,按照目前的大政策,‘拿来主义’,可以说全国都在‘奉旨侵权’。

  录音室可以上网,从中控台上网稍稍一搜就找到了这首歌原唱和伴奏,赵泽君又合着伴奏,再唱了一遍。

  第二次听歌没有第一次那么震撼,周媛媛抱着胳膊,站在中控台前,一边听,一边似笑非笑的看了看甄寒锵。

  甄寒锵嘴角抽抽一下,没吱声。

  改编的难度,其实比原创还要大。在对方已经有的框架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既要符合原著框架,又必须有自己新的东西。

  况且这是专门为周媛媛的短片配乐,不光受到原著的制约,还收到短片内容的先知,这就等于有了两层框架,难度1+1大于2。

  向来以才子自居的甄寒锵自问没这个能力,放眼整个艺校,都没几个学生能做到这点。有的专业老师或许可以,但也仅限于形式上过关,能不能做到真正打动人,还很难说。

  “这人也是学音乐的?”孙白小声问周媛媛。

  周媛媛目不斜视,透过玻璃窗望着在里面唱歌的赵泽君嘴角,淡淡说:“不是说了嘛,是赵总。他自己开公司,音乐,玩票而已。”

  “啊?!”

  孙白几个人面面相觑,心里有股子说不上来的憋闷,玩票都玩成这样,让他们这些‘专业人士’怎么混?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