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中元河灯_燕钗半落(NPH)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隔日,杜聿果然如他所言一早开始就不见人影。

  县衙大堂一改昨日热闹的模样,此刻正是冷冷清清,崔凝带着账本出来时只看见主簿何子齐一人坐在堂中。

  见她出来,何子齐恭敬做揖:“夫人。”

  崔凝拿出账本,仔细问了其中她核对后感到疑惑的几处,在何子齐的细细解释之下,崔凝立刻就懂了。

  县衙中,除了一直以来总代理着县令职务的县丞钟涵、管理县内治安等武职的县尉王睿以外,就是管理大小文书的主簿何子齐这三人负责舒县的所有运作。

  其中钟涵曾是平南王府内下人,这就解释了他从未考过科举却能一举坐上县丞位置的原因。而王睿武艺高强,极好酒肉,是钟涵的小舅子。

  这两个人,杜聿曾嘱咐过崔凝不要太过靠近。

  但主簿何子齐不同。

  何子齐乃举人出身,舒县人,年近五十的他两个女儿都嫁到了淮京。至于为什么都在淮京,是因为他三次进士落榜,第三回的时候他带着妻女一起赴京应考,那时已是适婚年龄的两个女儿看上了淮京城中的小伙子,虽是远嫁,但姐妹二人彼此有照应,是故何子齐也允了。

  之后他回到舒县,不再继续赶考的他本想在家乡开学堂,却恰逢学识不高的钟涵急着找个有举人身份的人任舒县主簿,于是一做就是十年。

  何子齐为人谨慎,是他建议了许多安置灾民、开仓发粮的好办法,杜聿因此对何主簿有了极好的印象。

  “夫人年纪轻轻,看起账却经验老道,虚实之项短短时日都能摸清,着实不简单。”何主簿和蔼笑着,因着崔凝与自己两个女儿年纪差不多,所以对崔凝向来和气。

  崔凝闻言只是笑了笑,没有回话。

  身为独女,她十岁就让母亲带着看账,自然看起来又快又准,不然杜聿也不会将此事交由她来办。

  只是没想到,舒县的开支里有那么多实际得供到昌州的虚账……

  何主簿似乎明白崔凝在想什么,了然道:“夫人莫要以为到昌州的开支能省,若无那笔开支,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崔凝有些落寞地点头,可还是忍不住想,那些银两若能全用到赈灾上头该有多好。

  何主簿轻叹一声,无奈道:“咱们舒县一直没有翻身的命,或许也是报应。”

  崔凝闻言纳闷地回望,“何主簿这是什么意思呢?”

  何子齐略带花白的眉毛浅浅一皱,轻叹:“十数年前,舒县曾有热心乡绅决意整治舒河,那时由乡绅带头出财,百姓纷纷捐款,想把水患给治了。”

  “……可惜整治的工程太过漫长,当时的知县又以水利为由诓骗百姓不少家财,实是拿去孝敬平南王……最后东窗事发时,知县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最初的那位热心乡绅韩老爷头上。”

  “最后,水患后的流民将所有的恨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