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是大地主_明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李当然激动了,这可是父子三人多少年都积攒不下来的家底,这还不算在净州城外的四百亩土地!

  果然,随后老陈就说道:“今日老李你们父子先收拾一下,也好好休息休息,毕竟从山东济南府赶来,这一、两千里的路程,也着实够辛苦的。后天一早,你们在家里等我,到时候我叫上邻近的几户人家,咱们一起出城看地,到时候我带上府衙的上官,直接在地里给你们办好地契。”

  “好!”

  听了老陈的话,老李和两个儿子彻底放下了心,有了房子、有了土地,父子三人就能活下去,而且还能活得很好,心中自然就无比踏实。

  只是李喜乐有些担忧的说道:“只是这四百亩土地,咱们爷仨如何打理啊?”

  老陈则大笑起来,说道;“等办理好地契之后,你们可以到南城第四街去看看,那边有个集市,有朝廷出售的满清汉军旗奴隶,也有来讨生活的草原各部胡人,加强的话都很优惠,朝廷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到时候你们可以雇佣一些胡人帮工,或者是买下一些汉军旗奴隶。”

  老李闻言顿时摆了摆手,在老李的认识里,不管是汉军旗奴隶,还是胡人帮工,都是桀骜不驯、争强斗狠之辈,岂能安安分分的帮着自家打理土地?李富贵和李喜乐也是迟疑了起来。

  老陈见状顿时笑了起来,说道:“你们都不要多想,那些汉军旗奴隶都已经被官军砍掉了双手大拇指,说白了都是废人,闹不了事的。而且他们身为奴隶,都是有期限的,只要踏实干活,终有一日能够恢复自由身,所以只要你们不去虐待那些汉军旗奴隶,他们是不会闹事的。”

  “至于那些胡人,则更不会闹事了,保管比汉人帮工都听话。”

  老李诧异的问道:“这是为何?”

  “为何?身份呗!”

  老陈解释道:“朝廷有规定:草原各部都要按照朝廷划定的州县范围进行拆分,而各部的部众,则要学习汉话、学写汉字、学习汉礼,并且要学习一门手艺,在汉人家中,或者汉人工坊劳作至少三年以上,获得雇主的签字认可,通过了朝廷的核查许可,便能获得汉人身份,享受大明百姓的待遇。”

  “也就是说,那些胡人只有老实干活,只有主动融入我大明,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否则便只能在草原上无路可走!”

  说到这里,老陈笑着说道:“如此,你们说那些汉军旗奴隶和胡人帮工会闹事吗?他们不会,甚至会非常的温顺!”

  这下老李和两个儿子才恍然大悟,纷纷来了精神,当即决定等土地到手之后,便要到南城去看一看,以自家的积蓄,还真的可以雇佣几个帮手回来。

  “那耕牛等东西呢?朝廷也是会发放的吧?”

  李喜乐趁着老陈高兴,又问道。

  老陈说道:“这是自然,看来你们父子三人是想开荒种地了?”

  老李父子三人纷纷点头。

  老陈说道:“那你们在拿到地契之后,便到城中府衙的国土曹报备一下,然后便会有府衙的人按照朝廷的规定,给你们家发放所有的物资,包括耕牛、种子、口粮等。然后还会将你们家的土地纳入官府的水利兴修计划,到时候土地灌溉的事情也不用你们操心了。”

  “还有这等好事!”

  这下老李父子三人都放下心来,这几乎就相当于朝廷给迁徙到瀚海都护府的百姓撒钱了!

  老陈说道:“当然!只不过你们也要知道,朝廷如此厚待百姓,也是承担了巨额的钱粮开支,所以此前新政中规定的,新开垦土地免税五年的优待就没有了,诸位明年正式开荒,后年就要照常缴纳赋税了。”

  老李父子三人纷纷点头,这也是合理的,总不能什么好事都让自己遇到吧?朝廷投入了这么多的钱粮,总要回本的,不然朝廷垮了,苦的不还是天下百姓吗?

  当日,老李父子三人送走了老陈,打扫着新家宅院,充满了干劲。晚上父子三人上街买了一些吃食,还打了一斤烧酒,在新家里喝了起来,一时间欢声笑语从宅院里飘散出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