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8.后记之二:欢想币(上)_修真讲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很多,其实还远远不够每年的春容丹交易总额。比如2047年的春容丹供货量是四十万盒,以幻想币计算,销售总额就是八千万枚。

  幻想币主要起到定价标准与交易补充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其流通量也不少了,它不是货币却胜似货币,相当于欢想国这个小国,通过这种方式向市场注入的M0,而M0是有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的。

  这么看,数字欢想币其实很像1971年之前的米元,因为它可以兑换黄金。

  说它不是货币,特征也很明显,因为其本质就是一张提货凭证。

  它也不是债券,欢想实业银行是不支付利息的,只是在替持有者保管这些金币而已,同时也不收取保管费。

  但是这并不妨碍数字欢想币流通到世界各地,人们就把它当成一种硬通货使用。各大金融机构更是玩出了各种花样,开发了很多金融衍生品。

  正由于这些外界的“金融创新”,很多欢想币的大宗持有者不会跑到欢想实业银行来兑换,而是将它当成一种金融工具与货币资产,拿去干别的了。

  零星的小额兑换当然有,很多人到欢想国去旅游、购物、学习,也会到欢想实业银行的网点兑换若干枚实物金币,带回去做个纪念。

  欢想国还适时做出了政策调整,规定携带欢想币出境不收关税,同时对伪造实物欢想币的行为处以重罚。

  以上就是数字欢想币问世五年来的背景。

  作为金融工具的欢想币,终究是靠信用支撑的。假如有人持有大量的欢想币要求兑换成实物金币,而欢想实业银行提供不了,信用体系就有崩塌的风险。

  但在很多人看来,这种事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支撑欢想币信用的不仅有黄金,还有春容丹呢!

  可是只要有刚性兑付的前提存在,总有人能看到这种结构性风险,有结构性风险就有套利空间。

  假如有人囤积集了足够多的欢想币,到欢想实业银行挤兑,会有什么连锁反应?

  如果欢想实业银行无法兑付,就会构成违约,理论上甚至会导致破产。

  为了避免这个结果,银行就需要与持有人协商。解决的方案可以有好几种,比如用股权换债权,在极端情况下,也不排除银行被收购的可能!

  欢想实业银行或许有资金实力,但它给出的承诺是刚性兑换纯金实物币,结果就是必须要拿出那么多纯金实物币,否则便是违约。

  银行倒是还有一招,就是紧急收购黄金铸成金币交付,但这会引发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波动。挤兑者提前布好仓位,同样可以套取巨额利润。

  欢想实业银行也可以向欢想实业集团求助,由欢想实业集团出面协商,表示愿意以春容丹代替实物金币支付。

  那么挤兑者可以趁机谈条件,不仅能超出配额限制购买,还能压价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