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四二 平生只负云山梦(3)_金鳞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海船在海上乘风南下。只有路过登莱时才看到陆地,其他时间走的都是最近航程。这正是宋应星随手发明六分仪对人类航海史的贡献。

  崇祯二十三年十月初,船队到达台湾北端的基隆县,略加休整之后,许多人选择了从陆路前往台南,顺道可以缓解对土地思恋,对某些博物系的师生而言还可以做一次台湾考察,采集的样本也方便送回北京。

  尹如松原本的目的就是考察蛮夷人文。探讨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自然不可能为了贪图早几日到达台南而继续坐船。

  福建水师派来接应的船队由大小百余艘舰船组成,让人以为南洋界面不太平。实际上却是福建水师锻炼实习水手,顺便进行拉练而已。

  真正不太平的是陆路。

  何斌受命担任台湾知府后,一方面从大陆移民,开垦台湾肥沃土地,种植甘蔗、水稻、玉米等作物。一面又大量征用当地原住民作为劳动力。承担运输、修路等重体力劳动。这些原住民都是部落战争的失败者,如果不接受何斌的奴役,就要面对其他原住民的猎头,日子苦不堪言。

  一国之内。若是汉人占绝大多数,或是蛮夷占绝大多数,都不会有内乱。最怕的就是华夷持平,互不买账。而且汉人的生产力远高于台湾土著,直接导致了生产资料和土地的争夺。又有一些原住民村社不讲规矩,对汉人展开猎头,由此产生了仇隙。

  就连之前相信闽台同祖的大肚王国,都从热忱欢迎汉人的到来转为态度冷漠的中立。

  如今还能在原住民村落中自由通行的只有身穿道袍,头戴冠巾的道士了。这些道士在原住民村落中施医赠药,颇受人尊敬,以至于现在许多村社的祭祖方式都在不自觉中发生了道教化的改变。

  三清四御、海神妈祖,种种神像也走进了原住民的祭祀场所,不独独汉人信奉。

  尹如松在结识了几个道人之后,终于成功走进了土著村落之中,零距离观察这些蛮族的生活。通过道士和当地土著的讲述,尹如松也意识到自己正在观察一个文明的诞生和成长,虽然说不清这有何重大意义,但他还是将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整理成文。

  考察队的日程上并没有在台湾停留太久的计划,但是博物系和地理系的学者学生们发现了许多闽台一体的动植物证据,成日里钻山沟,进程很慢。尹如松也乐得跟土著在一起,并不着急赶路。

  意外的是,一直将任务视作生命的肖土庚上校也没有催促,同样以蜗牛般的速度前进,每日里固定操练,同时教授土著民玩枣核球——因为五十人的基数太小,要挑选合格的队员太不容易。

  众人开始以为是要候风,但现在刮的北风,正适合南下,一旦风向转变,反而不能走了。考察队一路

  请收藏:https://m.2xn.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